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德州乐陵市探索打造智慧协同环境监测样板,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

德州乐陵市探索打造智慧协同环境监测样板,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
2023-08-31 09:27:3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近年来,乐陵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提升源头治理、协同监管水平,扎实推进环境监测能力提档升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EOD试点项目、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县、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三水共治”、生态协同治理成为全省典型,并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中作典型发言。

抓好设施建设

夯实源头治污关键支撑

高标准建设智慧高效的环境监测设施,提升污染防治精准溯源能力。

建立标准化平台,提升自主监测能力。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建成占地1100平的环境监控中心,共有标准化实验室16间、监测设备82台(套),配备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高级工程师等监测人员20名。目前,中心已取得水、气、声等领域113个参数的CMA资质,全员持证项目达260项次,环境监测领域实现全覆盖。同时,联合上海大学专家团队,运用多源数据信息处理等手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污染溯源、精细预测,形成“点对点”治理方案,分项推进整改落实。目前,共出具监测数据1.9万份,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今年1—5月,在德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排名第一,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O3等多项指标均位列德州市首位。

建立智慧化平台,提升全域监测能力。投入3000余万元,在全市重点企业、化工园区内安装监控视频300路、报警探测仪200余路、水质自动监测点位9个,打造具有污染源在线监测、河流断面管理、秸秆禁烧高空瞭望、电力及视频监控功能的“四位一体”智慧监管平台,每日推送生态环境问题线索。2022年以来,平台累计推送预警信息1.3万条,企业环境违法案件下降50%,打破问题难预见、处置难追溯等瓶颈。今年上半年,全市水质指数为5.26,同比改善7.56%。

建立一体化平台,提升园区监测能力。投资3000余万元,建立省级化工园区一体化平台,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整合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应急、能源等模块,形成覆盖“气、水、土”和环境安全隐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数据防控、智能防控。通过平台的推进实施,园区年节约水资源10.5万平,废水、危险废物排放分别减少1.3万吨、0.59吨,能源产出率提高16.33%,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2.56%。

图片

▲乐陵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建好协同体系

筑牢环境监测坚实保障

构建具备监测、落实、保障的“一体化”监测体系,汇聚统筹协同、全域共管的强大合力。

打造闭环工作机制,推动任务高效落实。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专班,制定印发《生态环境检测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抽调200名精干力量,组建20个巡查执法组,实行巡查、交办、核查、约谈、督察“五步闭环”机制。制定《乡镇空气指标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按照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区域位置等,给予空气质量治理专项经费,正反双向激励乡镇(街道)履行空气污染治理属地责任,确保常严常态、常治长效。

健全网格监管机制,提升环境监测质效。建立“职能部门—镇街—村居”三级网格监测机制,在全市设立1090名环保网格员,对985个村(社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同时,网格员根据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推送的问题线索,限期摸排现场并反馈整改情况,确保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2022年以来,累计发现问题300余件,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成立应急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监测指挥协调组、专家组、监测组和后勤保障组,配备监测服务用车2辆、应急监测车1辆,购置FID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等应急监测设备和物资。细化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定时组织监测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应急监测人员、设备、车辆均能达到“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战”要求。目前,共开展技术培训42场次,参加应急演练17次,出具应急监测数据270个。

图片

▲乐陵市环境监测专班对各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用好监测结果

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以获批国家级EOD试点项目为契机,通过精准分析环境监测质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长效机制,赋能高质量发展。

明确项目实施主体,探索特色推进路径。成立EOD试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分管市级领导负责指导与统筹,城投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联合乐华等4家市属国企集聚发展合力,打造集生态治理、关联产业建设和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综合性推进平台,构建起“政府领导—城投实施—金融扶持—多方参与”推进机制。目前,EOD试点项目资金已到位11.4亿元,13项重点工程全部完成立项,其中1项已完工,5项正快速推进。

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厚植绿色发展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体理念,针对水资源短缺、地表水及地下水生态环境、农村畜禽粪污处置等问题,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处理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实施清淤疏浚600公里,增加河道蓄水量800万方,新改建泵站涵闸110座,建设19处水景公园、湿地公园,“三河、五干、五十条沟”全域畅通,实现水系贯通、清水润城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擦亮金丝小枣新名片。聚焦增强红枣产业链,大力推进EOD古树(枣树)资源保护工程、红枣产业振兴工程一体实施,创新实施“国企+合作社+农户”种枣模式,培植红枣加工、电商经营企业120多家,门店、微商超2000余家,年枣制品产值33.2亿元,带动5万枣农实现增收致富。朱集镇先后荣获国家双4A级旅游景区、省精品文旅名镇、省级红枣文旅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图片

▲乐陵市以全域实施EOD试点项目为契机,持续改善马颊河两岸生态环境

来源:“德州改革"

(责任编辑:窦静)
关键词:德州乐陵市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