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经济开发区以“四型”机关创建为抓手,传承改革基因、发挥制度优势,推动机关建设与双招双引、为企服务、规划建设等主责主业互促共进。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青岛市首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022年省综评结果位列全省160家开发区第33位,较2021年前进3个位次,在省级开发区中列第17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一
传承改革基因,坚持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坚持做到学习经常性。
每月开展“我来讲党建”,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廉政教育大讲堂等活动,用新思想凝心铸魂。组织开展“主题学习周”“文字规范月”活动,编制《经济开发区学习资料汇编》,涵盖政策、外地经验、招商策略等内容,强化全员单兵招商能力。坚持以考促学,建立党建、业务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定期更新,每月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月考”,检验学习成效。
(二)全面激发学习主动性。
每周日开设“轮值课堂”,由轮值部门担任讲师,讲授业务知识,集中学习《发展与研究》等专报专刊,提升全员能力。每月开展“我来讲党建”和“外聘老师讲堂”,通过全员参与讲党建,引导全体党员加强自身建设,忠诚履职尽责。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外请一位老师”授课,截至目前,已邀请自然资源局、招商服务中心领导,园区运营方、摄影协会专家等20余位老师现场授课。每季度组织“擂台比武”,不区分职务级别,采取现场赋分和评选“一刀切”形式,所有党员干部在同一“赛马场”竞技,亮成绩、树榜样、争先进,倒逼内部良性竞争。
(三)持续提升学习实效性。
坚持“走出去”,取回“好经验”,先后到青岛高新区等地调研学习,制定《莱西经济开发区产业链招商实施方案》,建立动态产业链“全景图”,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精准“引进来”,贯彻“新理念”,与中正人力资源等30多家机构合作,开展经营管理、科技孵化等专业化培训50余次,推动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到青岛经济开发区学习清廉民企建设经验,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风险,推动企业管理科学化。
二
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提质增效,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一)构建助企服务机制。
建立顶格协调推进制度,对攻坚克难事项“一把手盯到位”,对重点工程“一件事抓到头”,对重大项目“一杆子插到底”。今年以来,帮助中邦、蔚蓝、福雨等3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迁移、贷款、燃气接入等问题150余个。建立问题直报制度,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卡,企业有问题可直接联系管委会班子成员,实行红黄蓝督办机制,帮助民兴玻璃、震泊游艇等20余家外贸企业解决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等销售难题,帮助企业产品“走出去”。
(二)拓宽为企服务渠道。
推进审批服务集成化,设置“项目全流程特派员”,通过压茬、并联审批模式,完成药玻项目规划许可证等服务事项200余个。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成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双莱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双莱跨境电商协会等企业平台,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推动海力达齿轮等成员单位达成合作。建立企业帮扶机制,开展“助企纾困提质升级”系列活动,先后举办老板财税思维、企业风险防控、研发投入及研发费用归集等专题培训,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