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去年以来,泰安把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聚焦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和数量“双倍增”目标,打出链式发展组合拳,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2022年,泰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在全省“进八争五奔前三”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工业用电量增长5.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工业税收101.2亿元,高于整体税收增幅10.8个百分点,有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市上下全力以赴狠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建成运营,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展现了韧性与活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泰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主要工业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工业4.0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资料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司刚摄
坚决锚定绿色低碳
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阶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杨洪涛直言,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泰安锚定绿色低碳,梳理确定了“441X”产业赛道,
即持续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
2022年,全市营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企业达到4家,分别比2021年增加1家、3家。
今年泰安持续发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攻坚战向纵深发展,上半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22.7亿元,同比增长8.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去年以来,泰安累计集中开工新型工业化项目524个、总投资2336.1亿元,已有91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包括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华劲电池年产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回收修复项目、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累计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9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项目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之举。”5月8日,杨洪涛在参加宁阳县基础零部件产业园暨先进绿色智能智造示范工厂建设项目开工仪式时再次强调,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以产业链思维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似乎存在一种难以平衡的矛盾关系,如何在发展中兼顾绿色?又如何在绿色转型中保持发展增速?杨洪涛给出了“泰安答案”。今年2月1日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后,泰安动作频频:编制出台《泰安市深化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双赋能”,编制出台《泰安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这些有力而精准的举措,显示出我市将‘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构建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