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副市长牟春雁介绍旅游产业有关情况。
近年来,德州市认真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把握重大机遇,挖掘优势资源,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要素保障,大力提振文旅消费,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开创了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展路径不断优化
德州市高标准编制全市文旅发展规划,建立旅游发展大会常态化举办机制,制定出台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措施,创新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全市现有省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精品文旅名镇、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1个,A级旅游景区60家,星级旅游饭店、星级民宿48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1573万人次,同比增长42.65%,国内旅游收入约101亿元,同比增长50.77%。
融合功能持续彰显
德州市文旅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精品化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在建文旅项目37个,总投资514.2亿元。24个项目被列入全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市科技文化中心、乐陵影视城等大项目加快建设,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千年枣林等景区实现晋档升级。实施“文旅+”战略,集中打造露营地30处,成功打造了一批工业游、体育游、研学游、康养游等融合发展项目,文旅业态更加丰富。
对外形象全面提升
德州市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在央视进行了“好客山东·大德之州”文旅品牌宣传,受众人次2亿以上,上线德州市智慧旅游地图,策划推出了14条精品旅游线路和13条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成功举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等重大活动,全面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
下一步,德州市将着力提升旅游发展大会的品牌集聚效应,以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董子文化等资源,优化旅游发展环境,重塑文旅融合新业态。同时,着力提升旅游住宿业发展质量,在即将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将对促进旅游住宿业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全面提升旅游住宿业的标准和服务质量,满足大众化、特色化、个性化旅游住宿消费新需求。(来源:大众网 张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