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拿了两项全省第一。
最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3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名单,确定了122个企业为省级示范企业,20个平台为省级示范平台。济南共有山东浪潮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小鸭冷链有限公司等23个省级示范企业,山东百谷云计算有限公司的赋能数字制造业转型转化云平台、济南汉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等7个省级示范平台入围。
济南的省级示范企业、省级示范平台入围总数均是全省第一。
济南的服务型制造,一直很强。自2017年,工信部开展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遴选工作以来,全国仅有15个城市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今年1月,济南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济南的服务型制造,再次得到认可。
大家平常听得比较多的是服务业、制造业,那什么是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提倡让企业从埋头制造产品,转向以“产品+服务”满足客户,向服务环节要利润。
服务型制造的产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差异性与获利可能。
给大家讲讲服务型制造比较典型的两种形式。
一个是定制化服务,比如,在纸包装制造上,客户不再局限于购买现成的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正在成为新的潮流。通过网络协同设计,客户将需求在线提交,设计人员便可进行3D成型模拟,让客户提前看到制造效果,根据客户需求进一步修改,再制造成品。
二是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全球Top4的暖通设备企业特灵,他们原来只卖设备,在转型后,把业务模式改为了“设备销售+项目实施+维保”。假如说一台机器10万元,单卖设备的利润有10%,那么加上线路设计、安装、调试等服务就可以卖出15万元,利润率(服务利润率一般50%左右)就会大幅上升。设备安好后还需要持续维护,企业还可以每年收取一笔维保费。
服务为产品增加价值,服务型制造自然比单纯的制造业利润要高上不少。
全球的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趋势?
从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来说,目前,纯粹的制造环节带来的附加值比例越来越低,而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带来的附加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在国家层面上,生产型制造正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2016年,是国内制造业的一个分水岭。国家出台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确定了中国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大方向。
在城市层面上,制造业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型。
在国家确定转型方向后,济南相继出台《济南市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6项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从产品、项目、企业、平台、融资等各方面支持服务型制造产业发展。
截至2021年底,济南已培育国家级服务型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6个,均居全省前列。
在企业层面上,生产型企业正在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比如,此次入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济南企业——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的主要营收,并不是飞机的零部件制造,而是工程设计改装、航空工程培训等领域的专业服务。
大家可能还记得一件事,2020年,有个山东高校买飞机“迎接”新生。
这个大手笔的高校,是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为了迎接首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学生,学校花1800万元从英国买了一架退役的波音737-500客机。但是飞机到了济南机场后,怎么运到学校是个大问题,毕竟大学里也没有停机坪,不能直接把飞机开过去。
山东太古给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飞机到济南机场后,由山东太古项目团队进行专业拆解,运抵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校区,再组装起来。而在这之前,山东太古也给滨州学院进行了教学教具飞机的拆装。
所以,服务型制造企业,比单纯的制造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济南,本来就是一个制造业强市。
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来看,2022年济南制造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90%,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60%以上。
工业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5171亿元,三年跨越三个千亿,达到8336亿元,直指万亿目标。
从“2022中国企业500强”来看,济南总共有11家企业入围,在全国排第八位,全省第一。
入围的企业都有哪些?
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水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山东九羊集团、恒丰银行和济钢集团。
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些企业的主业,相当一部分是制造业。
济南提出一个目标:到2025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两个万亿级产业高地,支撑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
对济南来说,由生产型制造进一步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就是工业营收破万亿的一个突破口。
现在来看,济南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上,已经走在了全省前面。加油,济南!
(来源:观济南 易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