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海洋经济强市,也是远洋渔业大市,远洋渔船数量和捕捞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10月8日,由中共山东威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山东荣成市委宣传部、靖海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威海本土导演井建民执导的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即将在全国1.2万家影院上映,再现印度洋内威海远洋船员捕钓鱼的劳作场景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再现印度洋内威海远洋船员捕钓鱼的劳作场景
此前,在一场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的“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研讨会”中,与会专家纷纷认为,该片制作精良,在拍摄技术、视听设计和结构设置上都颇具艺术特色,是纪录电影创作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和创新,对讲好中国海洋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井建民接受了专访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
大洋漂泊近3个月
在充满挑战和危险的环境中拍摄
《大洋追鱼记》是井建民中国远洋题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首部电影《大洋深处鱿钓人》公映后,入选2019年优秀国产纪录片,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纪录/科教片单元”提名,荣获第九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红枫叶”奖等。
“在海洋上拍摄,与在陆地上有着很大不同,有晕船、摇晃、噪音等不利因素,水雾、空间等问题也给拍摄增加了难度。为拍好镜头,需要克服各种摄影技术问题和身体状况,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井建民说,他在南大西洋拍摄《大洋深处鱿钓人》的过程中暴瘦30多斤,归来后曾打定主意“再也不去大洋上拍了。”
拍摄场景
然而,在影片剪辑过程中,他又时常想念那些在风浪中搏命的渔民兄弟,“远洋渔民是挺进深蓝的见证者和传播者,但这一群体的刻画是中国纪录片非常少见的题材。威海是远洋渔业大市,作为一名威海本土导演,我觉得我有责任去记录他们的世界和他们在惊涛骇浪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井建民说。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2019年12月25日,井建民和他的团队再次开始了大洋漂泊之旅,至次年3月9日完成。尽管团队已经有了上次的拍摄经验,但由于面临新的远洋渔船船体、新的捕捞鱼种等,工作依旧充满挑战和危险。
捕捞金枪鱼现场
“这次我们聚焦的两艘渔船,主要是在印度洋捕捞金枪鱼。捕捞的全过程,无论放钩、收钩都是在行驶中进行,经常船头风浪会迎面扑来。”井建民介绍,在风浪中,拍摄团队一台价值十几万元的摄像机被打翻报废,一台航拍机坠入海中,一台水下摄像机被撞碎进水……很多场景都是摄影师在近乎晕眩的状态下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