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五个淄博” 五种力量,打造淄博生长力

“五个淄博” 五种力量,打造淄博生长力
2023-10-30 09:24: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日前,淄博市委印发了聚力打造“五个淄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服务淄博、诚信淄博、志愿淄博、劳动淄博、文化淄博。至此,“五个淄博”成为这座2023年第一网红城市追求高质量、高层次发展的指引。

如何理解“五个淄博”这一发展理念的深意?

“五个淄博”就是五种力量,从五个维度全面发力,追求的是城市“生长力”的建设,是让城市更加全面、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发展。

人民满意的“服务之城”、重信践诺的“诚信之城”、互助互爱的“志愿之城”、干劲充盈的“劳动之城”、和谐美好的“文化之城”。

简言之,“五个淄博”给政府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各级部门打上诚信的标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市民提供全面成长的“舞台”,给城市烙印志愿服务的底色,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

齐头并进,“五个淄博”五种力量

淄博是服务之城。“服务淄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管理”,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喜欢的事。在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淄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2021年列全省第六位,2022年列全省第四位,排名越来越高,口碑越来越好。

淄博是诚信之城。“诚信淄博”坚持“以诚筑城、以信立市”,把信用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全面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通知,确定淄博市等68个城市(区)为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淄博是志愿之城。“志愿淄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确处理小与大、私与公、家与国的关系,让“人帮人、户帮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淄博市文明风尚。2019年8月9日,台风“利奇马”突袭淄博,350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投入到防洪救灾、群众安置、家园重建等第一线;2020年,在防控工作的紧要关头,淄博市11.6万名志愿者主动请缨,投入到防控一线。目前,淄博通过山东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志愿山东”进行线上注册的志愿者有93.7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3万余支,“人人志愿”“处处志愿”蔚然成风。

淄博是劳动之城。“劳动淄博”树牢“劳动最光荣”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广大劳动者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创新创造,用劳动创造幸福,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淄博密集出台了“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等政策,每年精选100个劳动竞赛参赛项目,通过“政府+工会+院校+企业+市场”机制打造劳动者终身培训平台,每年可培训10万余名一线员工,让劳动者在这里能充分施展才华,成长成才、出新出彩。

淄博是文化之城。“文化淄博”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文明风尚。淄博建有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书香淄博”阅读吧、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四级阅读体系近300处;淄博市登记备案博物馆75家,总数位居山东省第二;开发建成A级景区73家;全市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实现进位,迈入山东省第一方阵。

接力前行,“五个淄博”一个目标

“72小时修好一条路”。为了方便游客打卡网红市场八大局,长750米长,车道宽约12米,人行道宽4米,这样一条道路短短72小时建成通车。“服务淄博”敏锐把握了游客需求,精准施策;“劳动淄博”加紧赶工,保质保量完成修建工作,人人把问题揽到自己身上,把责任扛到自己肩上,以为城市增光为荣,最终完成这一壮举。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