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与这么多优秀的团队一同参赛,我们的项目是‘5G/6G高性能微波天线支撑材料研制和产业化’,属于高技术工业陶瓷。”日前,北京科技大学的白洋参加了淄博高新区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之余,也在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淄博是陶瓷之都,有很多陶瓷企业,我们以前就有交流和合作。”白洋说,淄博的陶瓷企业众多,很多跟他们有上下游关系,很适合该项目落地。
淄博高新区“天淄雄厚·博揽英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高新区人才节现已连续举办四届,大批人才的不断加入,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能量。
广纳英才打造人才“大舞台”
“我们带来的项目是‘面向骨——软骨组织整形修复的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临床转化’。对于我们来说,本次大赛一方面展现了我们的科研成果,扩大影响力。一方面也了解到淄博高新区的相关政策,非常吸引人。”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林力说,淄博高新区的相关政策非常优厚,对于创业项目类人选首次在淄博高新区创办企业,完成工商注册、验资等相关工作后,每名人选可获得10万元创业启动经费。“人才金政50条”“青年人才十条”“人才生态七条”等人才政策更是含金量十足。
高额的奖金,优越的政策,吸引力十足,项目的契合度和发展前景同样被林力看重。
“淄博高新区主要发展领域包含大健康这一块,特别是高端医疗器械和原研生物制药方向的产业,与我们团队项目契合度非常高。”林力说,他们非常希望与淄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外来项目个个带着“必杀技”,本地优势项目也纷纷祭出“杀手锏”。
“我们团队突破了微观结构可控粉体液相模板合成技术、微球粉体空心化控制技术在内的多项共性关键技术,解决液相模板法合成粉体粒径不可控、批次间离散性大等技术问题,实现氧化物陶瓷空心微球粉体工程化制备。”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宋涛介绍说,高性能微球材料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制备与应用被《科技日报》列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宋涛说,目前,“陶瓷空心微球粉体关键制备技术”项目已建成年产1吨的中试生产线。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陶瓷空心微球粉体批量稳定化的制备技术,产品的性能、批次稳定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解决高性能陶瓷空心微球粉体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发展的急需。
淄博高新区第一届人才节公布“青年人才十条”,向天下英才抛出“橄榄枝”,此后年年有新意,届届有亮点,人才需要大舞台,区域需要新活力,彼此吸引,彼此成就。一路走来,淄博高新区人才品牌知名度愈发响亮,人才宝库也愈加壮大。
“面面俱到”构建人才发展生态圈
“那个时候,我在淄博高新区的官方订阅号以及多家主流媒体都看到了大赛消息,从此与高新区结缘。”回想起2年前的大赛,刘通依然记忆犹新。
刘通的研究项目是压电MEMS传感器,把压电换能技术与MEMS微加工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发面向现代医疗、桥梁监测以及水下探测的高端传感器。2021年,刘通参加了淄博高新区第一届“人才节”,获得一等奖3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