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泰安徂徕山林场徂徕林区,一棵棵赤松蔚然成林,低矮的新树和高大的老树错落有致,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挺拔,交织出一片绿色海洋。
“作为山东省内第二大国有林场,徂徕山林场现有赤松林近2万亩,但受病虫害及气候干旱的影响,枯死木较多,形成大片林中空地。今年2月份,林场被确定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着力开展退化林修复。”徂徕山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修复1201亩低质低效赤松林,完成5622亩中幼龄林抚育,通过对赤松残次林林间空地进行补植,使林内目的树种分布均匀,形成了异龄复层混交林,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和生态防护功能。
泰安是山东省唯一黄河干支流全域覆盖的市,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工程,聚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泰山样板”,修复矿山1584.5公顷,治理采煤塌陷地9295.8公顷,新增湿地712.76公顷,把精彩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描绘出山川秀美新画卷。
昔日挖山采矿,富了口袋却毁了青山;今朝矿山治理,生态恢复重焕生机。在位于岱岳区道朗镇的高庄——城子寨——馍馍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点,冬小麦发芽出绿,长势喜人,不远处,梯田沿山势层叠而上,松柏迎风而立,“希望”的色彩在这片曾经废弃的矿山上绽放。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不仅恢复绿化面积485亩,还新增耕地面积317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岱岳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包含该工程在内,岱岳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共涉及12座废弃矿山,通过削坡减荷、台阶复绿、底面整平等工程,对破损山体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等工程进行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既恢复了矿山生态环境,又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巩固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的关键。我市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县(市、区)领导全程盯靠,横向、纵向联动发力,强力推动工程实施;坚持科学谋划,明确各县(市、区)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形成生态区域——生态片区——生态单元——生态项目的划定,强化了项目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现场督导,全力保障各个环节的工作高效运转。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历史遗留矿山262处,治理面积1950公顷,区域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键可查”、各项成果全面展示……为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数字一体化管理,我市还打造了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数据库建设与成果可视化展示平台,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326个子项的所有资料进行了数据数字化、标准化梳理,实现集群化管理,并以文、图、表等多方式对试点工作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生态修复工程全过程信息化管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日泰安获批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下一步,我们将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重要生态区域为重点,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大发展,在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泰安担当、作出泰安贡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说。
(来源: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