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高密柴沟“平安小院”、临朐五井“一键连心”等好做法,也在潍坊各地得到好评和推广。据介绍,围绕健全“三治”融合体系,潍坊坚持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信用+”等方式,培植美德超市等载体,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1个镇、8个村入选国家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硬办法”切实管用,“软实力”春风化雨。青州市侯王村探索“以孝治村”、昌乐县唐家店子村创新“信用治村”等做法,培育出乡风文明家园,凝聚起民心民意。潍坊通过深化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美丽庭院、文明村镇等创建,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4个、省级333个,建立826个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52个“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实施科技全体系融合提升行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走进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崔新中的蔬菜大棚,如同走进一间“绿色植物工厂”。水肥一体机、自动卷帘机、5G摄像头、智能雾化机、智能补光灯、多功能植保机等10多种智能装备,让崔新中过上了“轻简化、标准化、智能化”种菜的日子。
劳动强度在减低,收入却持续增高。崔新中笑言:“种的是国产新品种,管理上有标准化操作规程,浇水、喷药、补光、温湿度控制等都能通过手机操作,销售上村里有合作社,售价每斤都能比市场价高几毛钱。”
老崔的种菜新体验,背靠寿光设施蔬菜产业的全链条保障能力,也反映出潍坊立足主导产业、锻造科技引擎的持续努力。“瞄准痛点卡点,聚合产业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速智慧升级,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2023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6%、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吕珊珊自豪地说。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国际种业研发聚集区……在潍坊,通过“融合聚势”,类似的“国字号”产学研平台越来越多,不仅成为推进科研创新的强大引擎,也孕育出众多农业科技型企业。
种业方面,潍坊种子研发企业达44家,近年来取得新品种权282个;育苗企业512家,年育苗能力达30亿株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质资源数据库、山东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农机装备方面,以潍柴雷沃为链主,带动百余家骨干企业集群发展,智慧农机总产值占全国的1/4,农机装备对全国小麦、玉米机收贡献度分别超过60%、30%。数智融合方面,潍坊建成“三农”大数据平台,在数字储运、营销、监管等10大领域打造150个应用场景,创建省级智能牧场、智慧农业基地42家,智能设施农业占比达80%。
实施改革全要素融合提升行动,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诸城是产粮大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185万亩以上。近年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如何坚定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如何谋划粮食主产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代出考题,基层找答案。2021年11月,相州镇小梧村网格党支部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1500多亩土地整合成“一块田”,部分土地“托管”给密州种业,部分土地由合作社自营,农户每亩地每年获得1000元“保底”,收获后再分红。
统分搞活,乡村蝶变。如今,小梧村粮食总产较3年前增长27%,每年每亩分红约200元,村集体年增收6.08万元。“这一做法盘活了农村土地、资产、劳动力等资源,聚合起资本、人才、科技、管理等先进要素,很快在诸城呈燎原之势。诸城顺势出台支持政策,用好‘产权股权化’手段,如今已在181个村庄快速推广。”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