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北曲西的“零废弃项目”为示范,如今,城阳区越来越多的社区也建起了自己的“零废弃花园”,通过组织开展厨余堆肥等活动,将“零废弃”理念深入居民的心里。
探索“社区共建花园”建设模式,在打造完成顺德居“绿循环花园”和大北曲西社区“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万科玫瑰里小区采取“深入调研—协商投票—赋能堆肥—共建花园”模式,累计处理厨余和园林垃圾超过50吨,搭建睦邻生态花园超过300平方米;万科物业以此为基地,辐射覆盖10个生活小区的“绿色蝶变”有机废弃物堆肥循环利用项目……目前城阳区建设完成分布式生态堆肥点42处。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城阳区探寻绿色低碳发展的最好证明,“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处置规模200吨/天的大型厨余垃圾处置中心,预计今年投产使用,初步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生活垃圾分类科负责人孙毓蔓告诉记者,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绿色转运、分类处理、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和污染。
学生家长深度参与,生态研学引领新风尚
“我们家长和孩子对生态堆肥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上,怎样制作全凭想象。现在有这个场所能让我们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特别有意义!”在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垃圾分类低碳循环示范教育基地,家长陈可琳正在和孩子体验生态堆肥研学活动。
作为城阳区面积最大的植物园,城阳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既是百姓最喜欢去的城市绿肺,同时也是园林垃圾的集中产生地。
生态教育只靠“脑补”可不够,必须“眼见为实”。秉持这一理念,2022年10月开始,城阳区对奥林匹克雕塑园园林垃圾堆放区进行改造,建设“垃圾分类低碳循环示范教育基地”,设置28个容量达60立方米的堆肥筐,在公园落叶季进行就地堆肥,同时实现公众可见可参与的堆肥低碳循环教育。2023年11月,城阳区在5个山头公园和4条河道绿地迅速拓展,广泛开展生态堆肥工作,已实现200立方米落叶和有机垃圾就地堆肥。
“落叶在生活中很常见,尤其是秋天,我很好奇落叶最后会怎么处理。今天我知道了湿乎乎的厨余垃圾和干燥的落叶一层一层交互叠加在一起,可以发酵成有机肥,再给植物用,真的太神奇了!”参加研学的王译宸兴奋地分享着。如今每到周末,都会有孩子们来到生态堆肥筐边开启研学之旅,亲自动手体验厨余和园林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而孩子们也拥有了一个新身份——“少年绿先锋”。
“我们通过组建‘少年绿先锋’志愿团队、开发参与式垃圾分类研学活动、推动校-社-家垃圾分类有机联动,引导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争当‘少年绿先锋’。”据城阳区垃圾分类宣教志愿者徐进介绍,目前城阳区已有8所中小学组建“少年绿先锋”志愿团队,覆盖2万多名中小学生,15所中小学、4000余名学生和家庭深度参与研学,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效应持续放大。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