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新发现——枣庄滕州黄安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收获

新发现——枣庄滕州黄安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收获
2024-11-29 09:05: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黄安遗址位于枣庄滕州市北辛街道黄安村西南,东南距滕州市政府约2.5公里。该区域地处泰沂山系西侧,东部多低山丘陵,西部多平原。遗址所在区域整体地势较平坦。通过发掘和大面积揭露,发现遗址整体呈椭圆形,东西向最大径约19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

为做好滕州市国资·樾风华西区项目东北地块的文物保护工作,2023~202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两次对该遗址开展配合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2000余平方米。共清理各类遗存579座,出土各类遗物605件(组)。通过发掘确认,遗址时代涵盖后李文化时期、龙山文化、西周、汉代和明清时期,其中尤以后李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的发现最为重要。

图一黄安遗址在山东省的位置示意图

图二发掘区航拍

(一)后李文化时期遗存

后李文化遗存散落分布于遗址一周,中心略为稀疏。遗迹以灰坑为主,另有少量基槽和柱坑等。此外还见有墓葬3座。

灰坑平面形状多不甚规整,底面多有高低层次之分。集中分布于遗址南部。还有较多灰坑整体较小,圆形或椭圆形,多圜底。

灰坑内出土器物以陶片为主,均为红陶,多夹粗砂,极少泥质。器形多为釜,圆唇或圆方唇,沿下饰附加堆纹,上刻划竖状“指甲纹”。少见鲁北后李文化常见叠唇。另见有部分钵和支脚等。出土石器多为磨石。还见有鹿角等动物骨骼,多钙化严重。

房址7座。多为柱洞式,由两排或多排柱洞组成方形或长方形。因上部地层破坏,均未见活动面。其中F34位于遗址东部偏中,有南北三排、每排四个大柱坑,总面积约85平方米。半地穴式房址一座,底部有灶。此外,遗址东南部见有一由多个小柱洞组成的近圆形围栏状遗迹,最大直径约13米,面积约110平方米,推测为圈养动物围栏。

图三后李文化时期柱洞式房址

图四后李文化时期圆形围栏式建筑

后李文化时期墓葬3座,分布于遗址西部。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略呈圆角。墓主头向东,仰身直肢,均未见葬具。其中M40有生土二层台,墓主为约六岁幼童,头两侧分别见有陶釜和钵各1件。M41头侧和脚端各见有夹砂红陶釜1件。M42未见随葬器物。

图五后李文化时期墓葬M40、M41、M42

图六后李文化时期墓葬M40出土器物

根据出土陶片,这批遗存与鲁北后李文化、皖北石山子下层文化、苏北顺山集文化面貌均有相似之处,时代也当相近。据碳十四测年情况,该时期遗存时代集中于距今约7900至8500年。

(二)龙山文化遗存

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以房址为主,还有部分灰坑和墓葬等。此外还见有少量柱洞。

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共发掘82座,多呈长方形或方形,面积最大者约15平方米,最小者仅约4平方米。少量有斜坡门道,多朝向南,少量向西或东。房址底部多有圆形或椭圆形烧结面,系在生土面上直接活动。踩踏面多较薄或不明显,很少见垫土或多次活动堆积。部分房址底部残存有陶器,夹砂黑陶为主,陶质多较差,器形有罐、鼎、甗、杯、鬹和器盖等。

图七龙山文化半地穴式房址

图八龙山文化半地穴式房址

灰坑发现较少,集中分布于遗址中部和西部。多椭圆形,略规整。出土陶片较少。墓葬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有长方形木棺。墓主头向东,仰身直肢。

根据出土器物等判断,这批房址和灰坑时代集中于龙山文化早期。

黄安遗址为鲁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对其发掘为该区域文化面貌演变和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批相当于后李文化时期遗迹的清理是本次发掘的一大重要收获。清理后李时期遗迹包含房址(多柱洞式)、柱洞、柱坑、灰坑等,呈现布局为四周为干栏式建筑,中心可能有广场,中心南部有围栏式建筑。所见遗迹大部分可能均与居址有关。出土陶器火候较低,红陶或红褐陶,多夹粗砂,显示出较强的原始性。其与鲁北典型后李文化遗存有同有异,与皖北部分同期遗存也有相近,反映了独特的区域类型文化面貌。从建筑形态、丧葬习俗(随葬品、头向等)和陶器等遗存特征看,可能是分布在鲁南地区一个新石器中期距今7900至8500年左右的后李文化地方类型或考古学新文化,该类型与安徽和江苏北部关系密切。这一发现填补了鲁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距今8000年左右史前文化的空白,为该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突破。

来源:山东考古、大众网滕州

(责任编辑:贾晗萱)
关键词:枣庄滕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