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青岛城阳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技人员839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青岛城阳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技人员839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24-12-20 09:06:2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青岛城阳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8处公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均通过市级验收;成立8支专家队伍,长期轮流派驻到8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帮扶和现场带教;城阳全区省、市级基层名中医9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技人员839人……日前,城阳区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相关情况。

政策保障体系不断丰富

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结合国家、省、市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城阳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阳区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从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中药产业等5个方面,为全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制定《2024年城阳区中医药重点工作推进计划》,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推广普及、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等方面,为全区中医药发展明方向、定目标,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抓好中医医疗资源扩容,高标准建设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按照涵盖传统中医、现代医学、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中医医院标准建设,将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托管红岛人民医院作为该集团北院区,于2023年9月1日全面开诊,设置治未病科等20个学科,选派国家级重点学科呼吸科、心脏中心、针推康复科等知名专家担任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常态化到北院区坐诊,不断推进中医医疗资源提质。

构建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区-街道-社区”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目前,城阳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8处公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均通过市级验收,12处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按照国家“中医馆”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24处社区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国家“中医阁”建设标准。

依托城阳区人民医院成立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对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辐射带动基层中医药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推动城阳区人民医院中西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发挥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制定中西医协同方案,建设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后康复有机结合。城阳区人民医院、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北院区(红岛人民医院)、城阳古镇正骨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获评市级中医药类专科联盟建设成员单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技人员839人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新成效

依托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北院区(红岛人民医院)成立城阳区中医药专科联盟和中医医联体。2024年8月,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北院区(红岛人民医院)成立8支专家队伍,长期轮流派驻到8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帮扶和现场带教,充分发挥中医资源共享优势。

组织市、区级中医专家下沉到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培训带教,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引导国医大师、全国(省市)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中医药特色传承人才到城阳区建立工作室。2024年5月,城阳区人民医院引进国医大师李佃贵成立“浊毒理论临床实践基地”;2024年8月,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成立“壮医筋经疗法临床实训基地”。红岛人民医院建立“唐明名医工作室”“史俍元名医工作室”“戴淑青名医工作室”“徐慧军名医工作室”“孙炜名医工作室”等5个名医工作室。2024年12月,城阳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城阳区在创新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该工程致力于推动基层临床诊疗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引入“中医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从人才引进、临床带教、培训推广等举措入手,先行先试、探路领跑,助力中医药在基层推广应用,为城阳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通过学生招录、人才招聘等形式吸纳优秀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储备。目前,城阳全区省、市级基层名中医9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专技人员839人。

中医药传承创新取得新进展

中医药文化传播呈现新气象

突出产学研结合联动。强化科研支撑,持续推进“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全院化创新”“八段锦全民推广模式创新”“二级公立医院在城市中医医疗集团建设中管理模式与学科引育的探索和创新项目”“中医专科联盟精准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院一特色的机制创新”等揭榜挂帅项目实施。

创新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疾病防治机制,形成中西医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加强和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广泛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加强对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全区共征集中医药特色疗法137项,民间中医药方药、文献、器物129件,其中方药104件,文献、器物25件。

广泛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开展《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进课堂,面向全区六、七年级开展教学,覆盖学生2.2万人。推进中医经典进校园活动,编制《黄帝内经精选》经典原文摘编,广泛开展中医药校本教材进课堂系列活动。创建区、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29所,辐射带动区域内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不断提升。

开展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举办中医药科普(养生)大讲堂讲座350余场次,中医药文化集市(夜市)活动10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3.2万人次。中医药专家团队在“中医夜市、中医集市”出摊坐诊,居民在家门口逛中医夜市、品中药茶饮、体验刮痧、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这种接地气的“出摊”形式,增进了群众与中医药文化的黏合度。

打造八段锦习练辐射圈。以街道为中心,打造辐射全区的师资团队和社区习练队伍,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强化师资骨干培训,开展“八段锦”骨干师资培训85场,培训骨干人员820余名,“一干多支、广泛覆盖”的师资和习练队伍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布局日臻完善。

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出圈,引发群众文化共鸣。“岐黄大讲堂及中医沉浸式体验系列活动”在国学公园打响,“专家团队+X”服务模式(X:八段锦示教、义诊、授课)获群众点赞。中医药文化“两创”进社区大讲堂开课,群众熟知的专家学者登上社区讲台,与群众展开交互式体验。

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李建龙)
关键词:青岛城阳区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