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胶州市司法局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推广“普法+非遗”法治文化建设模式,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治元素,探索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的完美融合,让非遗更“火”,让普法更“活”,在1+1>2中促进胶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再上新台阶。
以纸为媒,诉“法”之意。胶州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长,题材广泛,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胶州市司法局借助“胶州剪纸”民间艺术展现胶州法治元素,切实增强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组织法治文化剪纸比赛。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剪纸作品比赛,调动全市剪纸爱好者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完美结合。打造法治文化剪纸长廊。邀请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作法治文化剪纸,剪纸爱好者在享受剪纸艺术快乐的同时,表达自己对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认可;观赏者在感受非遗文化传承魅力的同时,充分感悟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建设全省首家法治文化剪纸教育基地。联合教体局在北关小学建设“胶州市法治文化剪纸教育基地”,以剪纸这一喜闻乐见的载体,促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剪纸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剪纸中接受法治熏陶,提高法治素养,开创了以“小基地”探索“大普法”的新局面,有效提升了新时代普法工作水平。
以面为引,弘法之力。胶东花饽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胶东地区就有了制作花饽饽的习俗,历经沧桑传承至今,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胶州市司法局将法治元素融入花饽饽制作中,把法治与非遗做成了馅,将传承与创新揉成了面,组织制作了“法治”系列花饽饽,展现了法治胶州的独特风采。组织开展以“美好生活有‘典’精彩”为主题的花饽饽普法亲子体验活动,小朋友和家长参与非遗花饽饽制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激发了大家的学法热情,达到了寓教于乐、以乐促学的良好效果。
以舞为形,彰法之美。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展现了胶州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怀魅力。胶州市司法局传承千年秧歌文化,组建普法宣传秧歌队,不定期在村民文化广场开展法治秧歌文艺演出。台上,来自各个村庄的秧歌舞者挥舞着彩扇手绢,调整队形摆出“法”“守法”等法律宣传标语,舞出新时代妇女的风采。台下,“蓝马甲”普法志愿者积极向村民发放普法材料、普及法律知识,重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及反邪教、反电信诈骗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群众发放“法治礼包”,为文艺汇演助兴添彩,为群众带去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听盛宴。目前,胶州市司法局共开展“普法秧歌进乡村”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
(来源:青岛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