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山东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济南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强以《聚焦创新驱动强化效能提升以高水平法律服务赋能省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
2024年,济南市司法局坚决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聚力做优法律服务,全市提供各类法律服务89.6万件,执业律师突破1万人,法律服务业务规模达到42.4亿元,法治护航项目建设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高标准布局法律服务发展
坚持高位谋划推进。锚定“打造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法治高地”任务目标,在山东首个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若干规定》,细化25条措施支持行业发展。高标准打造涉外法治新高地。按照“一心一轴三园区”总体规划布局,加快建设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5万平方米的法务中心交付使用,金融法庭、律师协会等先后入驻,融合律师、公证、调解等多种法律服务业态。法务区聚集法律服务机构140余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业务规模27亿元,区域法律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层次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成立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举办海右高端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深化与粤港澳、黄河流域涉外协作。济南全市涉外律师人才达到300人,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具有境外执业资格人数占全省35%、48%,涉外业务数量同比增长24%。
大聚焦释放法律服务效能
聚力护航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法治护航重大项目五大行动十二条措施”,优选200名律师、94名公证员、1002名调解员、49名政府法律顾问组建全程保障团队,服务重点项目和企业1800余件次,开展免费“法治体检”2200余家。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济南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达到20个,基层站点融入市民“15分钟生活圈”。线上业务与线下机构、544台政务服务终端互通,联动解决群众法律问题。1645名村居法律顾问驻村服务6.8万件。强化困难群体权益保障。打造“泉益邻”法律援助品牌,建成四级4300个联络点、100名律师的资源调配库,依托9辆“便民直通车”开展定制化送法服务。法治为民举措连续4年上榜济南民生实事,全年办理法律援助1.99万件,为群众挽回损失2亿元。
新路径引领法律服务升级
创新调解机制。首个出台《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实行派出所、司法所、律所“三所联调”,在4个监所成立调解组织,济南全市化解矛盾纠纷3.2万件。创新数字赋能。依托“区块链+公证证据流转平台”实现32项高频信息线上核实,减免纸质材料提交2.8万次,普通公证事项出证时间缩短至1—2个工作日,部分事项即办即取。法律援助“电子地图”被评为全国政法智能化创新案例,为法律援助领域唯一获奖案例。创新服务模式。继全国首推“带押过户”经验后,率先推行公证参与“带封过户”新模式,累计处置房产129套,成交金额2.45亿元,回收不良债权1.9亿元,获评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