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AI救助、民生兜底、幸福养老……青岛民政晒出“五年答卷”

AI救助、民生兜底、幸福养老……青岛民政晒出“五年答卷”
2025-02-18 09:45: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0年以来低保标准7次提升,每年开展临时救助2万多人次,儿童福利保障5次提标,残疾人补贴6次提标;建有养老机构301家,建成老年助餐机构1400家,31个乡镇(街道)开展基层赋能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设立社区慈善基金458支,开展慈善服务项目502余个,受益群众20万人次……日前,第十四次青岛市民政会议召开,会议总结青岛民政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步重点任务。据了解,2020年至2024年,青岛市民政局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聚焦共同富裕

全面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

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青岛市积极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一件事”,搭建青岛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民政、教育、医保等12个救助部门28项救助事项,完善监测、预警、分发、反馈等功能。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做好部门间救助信息共享和交叉比对,共享医保、教育、人社等28个部门77类数据,将65.6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创新“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困难群众开展心理救助、社会融入、照料服务、资源链接等精细化服务,实现从“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的转变。2020年以来,低保标准7次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了69%、76%,每年开展临时救助2万多人次。

完善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制定《青岛市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程》,联合青岛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9个部门,组织儿童主任、网格员入户,实现精准化保障、精细化服务。发挥好市、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工作网络作用,督促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保障。开展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对核对出的疑似儿童福利对象进行“全走访、全核查、全建档、全落实、全监测”,相关工作央视新闻多次予以报道。2020年以来,儿童福利保障5次提标,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青岛市实现便民服务“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推动残疾人福利服务与养老服务制度相衔接,解决以老养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等特殊家庭托养照护服务难题。高质量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围绕康复辅助器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开展创新试点,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康复大学建设,培养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满足更多残疾人康复需求。2020年以来,残疾人补贴6次提标,惠及13.7万人。

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青岛市建立市、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龄工作体系,强化老龄办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职能,加强老龄委成员单位部门协同,推动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12个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连续9年在青岛举办中国(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其培育成为山东省康养领域的重要品牌。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关于实施爱老助老五项行动的议案》作为大会1号议案,从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老年助餐、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口袋公园适老化建设改造、实施老年教育文化活动提升5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有效解决广大老年人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