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业威海的关键一环是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承载创新,激励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协同联动、良性循环。近年来,威海市工信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决策部署,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产研融合、数实融合、群链融合,不断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活力。
搭平台支持创业。企业特别是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是承载就业创业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威海市工信局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强化载体支撑,优化系统服务,促进创业与创新高效结合,做优做大优质企业矩阵,全市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总数达到857家,威海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法在全省作典型交流。积极整合优化政企研学金服用资源,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支持推动广大创业者创办各类中小企业,累计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2家、省级9家、市级11家,在稳增长、促创业、保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优生态吸引创业。优质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是吸引创业、吸纳就业的活力源泉。威海市工信局着眼优化产业生态,实施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近两年聚焦十条优势产业链,先后举办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产学研对接等融链固链活动200多场,促进100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实施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围绕医疗器械、碳纤维新材料、海洋食品等优势产业领域,全力争创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累计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8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3个,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集聚大中小企业2000多家,带动社会就业超过20万人。
强创新赋能创业。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和核心价值在于,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威海市工信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研协同带动创新创业。强化平台支撑,持续打造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体系,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7家。强化人才支撑,大力营造“双创”氛围、发掘“双创”人才,落实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近两年指导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34人、省级29人。强化项目支撑,2024年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04个,今年计划实施180个,推动新增省级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创新产品34项,威海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指标连年多年全省第一。
下一步,威海市工信局将着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培优企业、做强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集聚更多优质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不断提升集群发展能级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全市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