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德州加快推动“水网+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文旅新格局

德州加快推动“水网+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文旅新格局
2025-04-21 18:32: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九曲黄河奔涌,千年运河蜿蜒。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近年来,德州市以“水系连通”工程为纽带,贯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绘就了一幅“五湖四海兴安德、四水三廊润州城”的生态画卷。

畅通水脉

厚植文旅发展新优势

晨曦中的四女寺水利枢纽,长江、黄河与运河之水在此交响,激荡出文旅融合的乐章。节制闸下,水流奔涌,两岸垂柳轻拂,这里已成为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廊道的重要节点。

2022年4月28日,随着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断流百年的河道重焕生机,文旅产业也跟着活起来了!”武城县四女寺镇民宿经营者李志刚说。随着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德州段沿岸现已形成“春赏花海、夏游碧波、秋品丰收、冬观灯影”的全季旅游路线。

2024年11月3日,2024德州运河马拉松暨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德州站)鸣枪开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余名参赛选手。赛道为我市首条国际马拉松赛道,由减河、岔河城区段防汛堤顶路改造而来,是一条无障碍、不间断、沉浸式的标准马拉松赛道。“借河道建赛道,马拉松赛、自行车赛‘一道两用’,可吸引更多人来德州观光旅游、参与体育赛事。”市水利局副局长王书芹介绍。

4月17日,在德惠新河庆云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与河道清淤的泥浆翻涌声交织。庆云县德惠新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刘向辉紧盯施工进度:“这段河道治理完成后,将串联金山寺景区、庆云宫等多个风景区,形成‘水岸骑行+文化探访+田园体验’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同时,防洪标准将进一步提升,还能多蓄雨洪水。”

这样的水旅融合场景在德州越来越多。我市依托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着力破解“水脉通而文旅滞”的瓶颈,通过水系活化构建“运河人家”特色文旅场景。以五大干流为轴,串联1500条支流、20座水库,打造“两河牵手”西线水上廊道,在保持“林田水村”原生态肌理基础上,植入船坞民宿、古渡码头等文旅元素,着力构建“五横三纵二十库、一泉百湖千河通”的全域水文旅空间。

德州因运河文脉而兴,更因水生态重塑而谋新。今年,我市计划实施水利重点项目62项,总投资超80亿元,涵盖河道治理、水库续建、城乡供水、灌区改造等工程。截至目前,44个项目已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

织密水网

“三通六带”赋能水旅融合

水利工程不仅是民生之基,更是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德州通过“三通六带”战略,将水网建设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水兴城的特色发展路径。

在禹城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一张网”平台上,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正为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过去‘九龙治水’,现在一屏统管,这种精准的水资源配置,既保障了工业发展,也为文旅项目腾出了生态空间。”禹城市水利局水政法规室主任刘会才指着屏幕介绍。

这种系统思维源自《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的创新布局。《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三通”实现水系贯通,依托“六带”中的文旅融合功能带,将零散的水利设施转化为连续的文化体验空间。“三通”即河河畅通、河库专通、库库连通,“六带”就是将主要干支流建成水资源保障、防洪除涝、绿色生态、道路畅行、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六个功能带。

关键词:德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