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公交+旅游”覆盖面。提前分析来威游客出行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加密途经“两站”、景点景区、网红打卡地的常规公交线路班次密度。针对“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行,开通旅游直通车1号线和2号线,优化13条旅游定制公交线路,通过增设一站式送达定制公交、开通特色观光巴士等措施,完善威海站、威海北站至威海公园、灯塔、大相框、刘公岛、火炬八街、那香海、成山头等标志性景点及网红打卡地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快旅慢游”的全新出行选择。
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行为。组织对订单量靠前的12家网约车平台和2家聚合平台进行了集中约谈。督促网约车平台积极落实驾驶员权益保障、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主体责任,严把车辆和驾驶员资质关,及时清退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督促网约车平台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合理制定运价,严格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
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监管。优化出租汽车服务环境,推行“一市一证”、“一考双证”、巡网融合等改革措施,促进运力资源向游客聚集地自由流转。会同公安、文旅、市场监管、工会等部门,联合开展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在高铁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的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治理非法营运以及出租车驾驶员拒载、绕路、违规收费、服务态度差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加强小微型客车租赁市场秩序监管。联合公安、住建、商务、市场监督、行政审批等部门,对租赁经营者和车辆的登记注册、备案管理、经营服务、停车与行车秩序管理、安全教育等环节,实行联动监管。督促租赁经营者,在经营场所或者服务平台以显著方式明示服务项目、租赁流程、租赁车辆类型、收费标准、押金收取与退还、客服与监督电话等事项,严把承租人实名制、驾驶资格核验和租车前适应性驾驶培训等环节。制定实施《威海市小微型客车经营服务管理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根据考核评定等次,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此基础上,着手成立威海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联合相关车辆租赁平台,从平台源头规范租赁行为,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便捷、规范有序的租车服务。
实施客运中心威海站服务品质提升工程。推进城市交通门户枢纽向文旅展示窗口转型,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联合文旅部门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文旅驿站,新建餐饮区、等待区、游客集合区等功能区域,提供线上平台购票支付等一站式游玩服务,助力景区数字文旅转型,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紧紧围绕主责主业,统筹推进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促发展各项任务,全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五一节期间,旅游交通流量叠加早晚交通高峰,威海市将会迎来一个车流量“小高潮”。围绕提高市区重点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等问题,将重点开展道路疏堵保畅和停车秩序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广大市民和游客反映较多的交通拥堵及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
强化指挥疏导,落实“早、快、广”措施。针对市区一早一晚、节假日等节点市民驾车出行集中、交通压力大的实际,坚持落实好“早发现、快疏导、广诱导”措施,做到提前预判、提前干预、未堵先疏。早发现:即充分发挥支队、大队两级指挥中心作用,加强视频巡查,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现场和拥堵缓行区域,第一时间下达指令指挥疏导。快疏导:即除重要节点岗位设立固定岗外,以铁骑为主配备一定数量的机动巡逻力量,实现事故现场快处、拥堵点位快疏。广诱导:通过各类媒体媒介,及时对外发布路况信息,提示驾驶人避开交通拥堵区域,减少无效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