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2025-04-29 09:15:4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记者在济南希希农业有限公司承包的一处麦田里看到,两台植保无人机正穿梭在上空喷施药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操作无人机的竟是两个外国姑娘。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丽萨和奎因都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非洲留学生,为她们讲解无人机操作要领的是同样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2024级研究生李政昆,他们三人正在进行户外实践课。

加纳籍留学生丽萨表示,无人机植物喷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作用。来中国之前,对无人机的了解就是它能够拍照,在她们的国家,从未有过无人机应用于农业作业的情况。马拉维籍留学生奎因向记者介绍,在这里她不仅学会了操作无人机,还学会了用农用拖拉机施撒肥料。

济南商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内重要的蔬菜生产大县。济南希希农业有限公司,就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设在商河县的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了飞防作业,三名学生又来到希希农业的西红柿大棚,研究学习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

在这里,西红柿的整个生长周期都不使用任何农药,仅通过施用土壤调节剂木醋液和腐植酸水溶肥来保证土壤的健康和营养。在这样的种植模式下,西红柿不仅果肉饱满、香甜可口,而且产量也可以提高20%,这让两个姑娘惊叹不已。

两位姑娘小心翼翼掰开西红柿,品尝过后不约而同用中文说着:“好吃!非常好吃!”奎因说:“我相信,如果我们国内种植西红柿使用木醋液的话,产量和品质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帮助我们大幅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户外实践课结束后,三名学生便马不停蹄地返回希希农业的实验室。他们三人要对昨天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和分析,以便帮助当地农户制定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

在他们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两个姑娘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器材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除了共同进行各类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外,闲暇之余,三名学生会聚在一起研究探讨相关课题,交流各自国家农业领域的经验和做法。

李政昆表示,在与非洲留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他直观感受到了几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农业方面,热带国家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方式跟我国有很多区别,这也让他打开了新的思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守护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近年来,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蓬勃开展。一批又一批像丽萨和奎因一样的非洲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农业技术,并将所学带回非洲,助力当地农业发展。目前,两个姑娘已经在济南希希农业有限公司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与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休闲时间,丽萨和奎因会教给大家跳非洲舞蹈,给中国姑娘编辫子,还会与公司里的运动健将一起切磋兵乓球。

来中国前,丽萨是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奎因也在马拉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从遥远的非洲大陆,到商河的田间地头,两位姑娘与热爱农业的“新农人”们一起挥洒着汗水,感受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她们也将在完成相关学习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为本国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丽萨计划在加纳和希希农业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的渠道,将希希农业更多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加纳。奎因将在11月份返回自己的国家,她希望将在希希农业学到的木醋液技术带回去,进行相关的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效,会让更多的农民、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参与推广使用。

据了解,两个姑娘是首批来商河县实践学习的留学生。作为一家现代化农业企业,济南希希农业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持“在希望的大地上做更有希望的农业”这一宗旨,为更多国际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商河的广袤田野间,学习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经验”。

济南商河田野上的非洲“新农人”——非洲姑娘在商河学“种地”

济南希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传伟表示,希望这些年轻人成为中外农业交流的桥梁,将高效农机、绿色种植理念带回自己国家,帮助家乡提升作物产量质量。姜传伟希望,加纳和马拉维的同行未来可以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实现“中国方案”本土化。

(来源:爱商河)

(责任编辑:康裕新)
关键词:济南商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