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市总工会今年的创新工作,也是落实“致敬工运百年礼赞劳动创造”的生动实践。他们组建了由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组成的专家名师团,同步录制线上课程,在“齐鲁工惠”APP上线,将礼赞劳动的声音传得更远。
劳模工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为的就是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可触可感,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相信:劳动创造幸福。
原因之二,一切围绕需求转。
当下,淄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加期盼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破壁者”。于是,自提出打造“劳动之城”以来,淄博便统筹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立足“劳动淄博”建设中最迫切、最需要、最关注的环节,着眼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特别是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淄博市走出了一条“淄博路径”。4月10日,全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建设“劳动淄博”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启动。以此为起点,立足于产业发展需求的大比武、大练兵将在2025年全面开花,一场场技能竞赛将为劳动者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他们钻研技术的热情。
“劳动淄博”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淄博市还充分利用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在职业教育上的优势,推动金诚石化、齐都药业等企业与学校成立订单班,建设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团队,为“劳动淄博”培育一批新生力量,在校企合作育人上走出淄博特色。
因为有努力,才有这样的图景:全市各级劳模工匠学院如雨后春笋,每年培训产业工人10万余人次;20条重点产业链劳模工匠人才创新联盟打破企业壁垒,让技术攻关从“单兵突进”迈向“集体作战”;职工按需“订单式”培训、将培训课堂设在车间里的创新模式培育出一批专业型人才……
当“工创优品”以供需桥梁振兴乡村沃土,当“户外劳动者驿站”用一杯热茶温暖项目工人,淄博这座城市,正以服务的温度提升劳动的价值。
70年风雨兼程,从工业摇篮到创新高地,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取向,在这座城市熠熠闪光。无论是默默奋斗的“小人物”,还是改写行业命运的“大英雄”,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向我们印证:从来没有“躺赢”的神话,只有奋斗赢来的辉煌。
(来源:淄博市融媒体中心 赵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