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还利于民、增益于民,创新“公共资源银行”管理模式,将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纳入“存单”统管,同步出台管理使用办法,探索高效利用路径。2024年以来,利用清收资源,举办“邻里节”等惠民活动23场,打造党群服务站、业委会办公场所14处,推动公共收益100%用于小区品质提升,加速城市治理模式“升级换代”,切实把沉睡资源转化为民生红利。
织密精细服务网,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必须解决!”“能不能在车棚加装智能充电桩?”在翡翠城社区“睦邻议事亭”里,20多位居民正为充电难题“头脑风暴”。这样的场景在莱西小区已成为常态。
为切实提升精准精细治理水平,莱西市系统摸排198个封闭小区、118个开放楼宇,按照“在职”“银龄”等类别,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发动1268名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依托“爱莱西”党建引领平台,实现“党员中心户”线下挂牌、线上亮相,构建线下“红门牌”与线上“云服务”治理闭环,让党员中心户成为群众“抬头可见、扫码可联、遇事可找”的身边守护者。
按照分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莱西市出台《社区党委分类管理整体提升行动方案》,统一制定社区分类定级参考标准,将60个城市社区,划分为5个“强基”社区、36个“创优”社区、19个“示范”社区。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联“强基”社区,组织“示范”“强基”社区结对共建,让先进经验得以分享,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整体推动城市社区晋位争先。
基层治理没有“最优解”,只有“更优解”。莱西市整合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资源,搭建134个“睦邻议事亭”,充分吸纳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双报到”党员等多元力量,在小区协商议事中发挥作用,推动解决邻里矛盾、飞线充电等问题。统筹用好12345·青诉即办平台,让社区治理长出“千里眼”“顺风耳”,实现问题在小区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解决,推动基层治理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行走在莱西街头,“党员中心户”的红色标识在楼宇间格外醒目,社区书记们的“民情日记”写满暖心故事,小区公告栏里的“资源账本”透着透明阳光。这座把“人民”二字写进治理基因的城市,正用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织就幸福家园新图景。正如莱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桂晓峰所言:“治理创新的答案不在文件里,而在群众的笑脸上。”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