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物流公司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反映重复检查问题,市司法局当天即通知执法部门整改,企业直言“像网购一样方便”。
目前,济南市已为全市823个执法部门、1.7万余名执法人员开通平台权限,全部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纳入平台运行,通过线上提报计划、自动匹配检查、严格扫码入企、企业评价反馈、即时整改响应等,实现7×24小时全时域监督,变“平面督”为“立体督”。截至4月底,通过平台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415件,企业满意率99.47%。
护企柔性监管
树立“法治温度”新标杆
“护企柔性监管”的核心在于一个“护”字,通过建立“四张清单”制度、创新柔性执法模式、强化法治保障效能等举措,为企业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法治防护网”,让企业在政策的暖心护航下轻装上阵。
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四张清单”制度,形成不予处罚435项、减轻处罚148项、从轻处罚238项的梯度监管体系。2024年适用柔性执法政策的企业达1.6万家,减免罚款超9000万元,其中242项轻微违规“首次不罚”政策广受好评。
柔性执法不仅体现在“容错”,更重在“帮改”。市司法局推行的“一次告知+全程跟踪”模式,让某食品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印象深刻:监管部门发现标签瑕疵后,派执法人员指导改进,既守住安全底线,又避免产品下架损失。某机械制造企业受罚后,也是通过指导方案在3个月内完成信用修复,避免了投标资格受限。这种“边执法、边帮扶”的柔性执法模式,有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稳企长效护航
培育“法治沃土”新动能
“稳企长效护航”的核心在于一个“稳”字,通过提升执法队伍素养、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等举措,推动行政检查从“单向监管”向“双向赋能”转变,让企业在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下轻装上阵。
济南市制定印发了《济南市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激励约束措施》,对提高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全市34个市直部门和15个区县(含功能区)共3950人参加知识更新考试。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为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化、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法治保障的强化贯穿于涉企行政检查全链条,不仅体现在规范执法行为上,更延伸至风险防范领域。我市组建的百人律师服务团,为2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某生物医药企业因此避免1.2亿元合同风险,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预防式服务让决策更有底气,形象地形容“法治专员就像‘家庭医生’,定期帮我们排查法律隐患”。不仅如此,2025年济南市正全力推进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建设,进一步整合仲裁、调解、合规审查等多元化法治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保障,助力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从“整合清单”推动减负增效,到“数字平台”实现智慧监管;从“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到“长效护航”厚植发展沃土,济南以涉企行政检查改革为突破口,多维度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法治之力持续擦亮济南“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书写下法治护航营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