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域来看,去年山东共有80家企业入选第一批,今年第二批的公示名单中有85家山东企业,这个数字在北方省份中遥遥领先,再一次彰显了山东作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作用。
不过相较之下,江苏先后有117家、184家入选,浙江先后有118家、149家入选,广东先后有106家、167家入选,从总数来看,山东位列这三个省份之后,居全国第4。
超越省域划分,从更大的区域来看,领先山东的省份、领先青岛的城市,正是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发动机。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增长动力,来自创新。
根据广州大学和南方日报联合进行的跨区域比较研究,在对336740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型企业数量与数字经济创新总量上占据明显优势;而珠三角则在城市区域数字经济创新龙头企业的培育上独具优势。
两大区域均展现出共同亮点:数字产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数字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广泛渗透的情况下,在数字创新上抢占了先机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有更充足的市场空间和配套资源,去支持“小巨人”企业的扎根、发展、壮大。
但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的机遇是广泛的,在千行百业的垂直领域,依然存在大量市场空间和创新沃土,对于山东、对于青岛来说,完备工业体系带来的无数应用场景,都是在垂直领域把握数字机遇的关键点,也是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的温床。
从数据来看,青岛企业正在创新上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