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东力诺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市商河县发展的三十周年。30年前,在商河县玉皇庙镇的盐碱地上,一星火苗点燃了一座玻璃窑炉。当前,力诺药包已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商河县首家本土培育上市的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窑炉熊熊燃烧,见证了一个国际化的特种玻璃智造企业的成长。
力诺药包在商河发展的30年,正是商河工业跨越赶超的30年。特别是2019年商河提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全县上下大抓工业,厚植营商环境“土壤”,有力激发了大批在商企业的发展活力。力诺药包的发展历程,正是商河工业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生动缩影——这个传统农业大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工业强县迈进。
破茧:从农业大县到工业新锐的五年嬗变
商河农业资源丰富、基础相对扎实,但工业发展起步晚、产业基础较弱。回望2019年时,商河工业的底子还显单薄。用当地干部的话说,“没有大树、没有靠山、没有家底”。但就是在那一年,“工业强县”战略的号角正式吹响,因地制宜做强主导产业,走商河特色的“产业立县、工业强县”之路,一场深刻的转型就此拉开帷幕。
五年攻坚、接续奋斗,从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到紧张忙碌的生产车间,从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数据就是发展最有力的见证。
五年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98家跃升至212家,产值从92.8亿元攀升至243.4亿元,双双实现翻番。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22家壮大至51家,捷晶生物、力诺药包、金沙河面业等企业产值相继突破10亿元大关。更令人瞩目的是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商河县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越传统的农林牧渔业;2023年,工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农业;2024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2.5%,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商河的发展速度同样亮眼,2019-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大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5%,技改投资年均增速更高达30%。
变化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筋骨之强。
在商河县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拼图”上,曾经占据主导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排名退至第二,纺织业则从第四位下降至第七位。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兴起的现代产业,食品制造业跃升至第四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更是登顶首位。
商河紧扣时代脉搏,持续完善“458”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强势崛起,高端生物医药化工规上企业从18家增至47家,产值由15.5亿元猛增至76.2亿元。力诺药包、科源制药成功上市,红日药业、恒瑞医药等重大项目落地生根;高端装备制造规上企业从17家增至42家,产值由14.8亿元增长至37.6亿元,广日股份、齐鲁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如火如荼。商河坚持向新而行,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1.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45%提升至57%;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企业121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达17家。
五年时光,见证的是商河工业从小渐大、从弱向强的坚实足迹,是从默默无闻到在全市赢得一席之地的奋斗历程。这份成绩,也源于商河上下凝心聚力发展工业的深刻共识。近日,商河县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县委书记袁长奎再次强调:“商河高质量快速度可持续发展核心在工业,关键靠工业,出路在强工业。”转型升级,从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坚定不移走好具有商河特色的工业强县之路,已成为商河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