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锻造“3+2”特色产业链的硬核实力
走进在广日电梯设备(山东)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在协同作业,依次完成激光开料、折弯、组装、打包等全流程工序。工人只需制定当日生产任务,设备便会自动适配对应程序,实现不同工件的柔性化生产,真正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线无人化生产。推开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大门,身着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在生产线上快步穿梭,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数据不时闪烁,实验室里精密仪器发出规律的嗡鸣,每一个角落都跃动着蓬勃的发展脉搏……越来越多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企业汇聚商河,诉说着商河工业的蜕变故事。
今年5月,济南市明确了“13+34”产业链布局,赋予商河“3+2”产业链定位——现代医药、专用装备、食品与生物制造三个主导产业,以及先进材料、汽车两个特色产业。精准的定位,再次为商河工业未来的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商河正统筹把握市级“3+2”产业链与自身“458”产业体系的结合点,聚力培育错位发展、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现代医药链,向百亿级集群冲刺。依托47家规上企业、76.2亿元产值的基础,商河已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高端原料药、药物制剂为主,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恒瑞医药原料药、宏济堂制药商河产业基地、百斯杰高性能新型酶制剂等项目正加速建设,力诺药包三期、红日药业项目也在扩能增效。济南高端化学原料药产业基地、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等载体,正吸引着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商河。
专用装备链,点燃高端制造新引擎。商河县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三大方向,23家规上企业、16.7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正在发力。齐鲁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华工激光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呼之欲出;在超工、大航等企业带动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激光产业集聚区轮廓初现;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则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电梯全产业链;海耀新能源、中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则为打造智能化高端精密设备生产加工基地和能源环保基地注入动能。
食品与生物制造链,融合升级焕发新机。34家规上企业、58.1亿元产值,成为发展的坚实基础。依托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商河正围绕食品精深加工、酒及饮料、生物制造精准招商。利用德龙烟铁路、京沪高速公铁联运优势,正在绘制一二三产融合的创新产业园蓝图。斯伯特新园区、天山富硒饮品等项目稳步推进,金沙河面业等骨干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万商国际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带动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汽车产业链,借势发力培育“新势力”。作为特色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虽起步晚,但势头足,目前拥有4家规上企业、11.4亿元产值。商河正借全市汽车产业链东风,围绕比亚迪、吉利、重汽等产业链布局配套,发挥马世基汽车电器、泰富悬架等龙头带动效应,重点引进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等核心项目,着力改变企业分散现状,打造产业共同体。
先进材料链,筑牢工业发展“地基”。目前,商河涉及先进材料产业链的有13家规上企业、6.7亿元产值。鸿瑞新材料、成享新材料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万兴达、创伟外墙、中建八局建筑科技、城泰房桥等企业正着力攻关核心技术,推动智能化升级,积极参与在商河建设先进材料的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商河自主谋划的“458”产业体系中的低空经济、地热、电镀三个特色产业链也在同步推进,积极争取融入市级产业大局,为工业强县增添多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