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动员部署会议召开,提出开展“提效率、提效益,项目上新、产业焕新,经营管理好、品牌质量好”的“双提双新双好”活动。半年来,一系列高质量发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订单如活水,润泽企业成长;市场似沃土,孕育产业生机。“我为企业找订单”作为践行“双提双新双好”活动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掀起了一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热潮。
从产业园车间到路演大厅,从线上平台到线下对接,从本地市场到全球舞台,30余场精心策划的专场对接会,已累计促成企业新增订单超35亿元。曾经横亘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产业生态得以重塑。
数据见证发展成效。1至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其中,5月份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五位。一场政企联动的“市场攻坚战”,正以“链式共生”的智慧,重构淄博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淄博高新区仪器仪表产业园内,山东福瑞德测控系统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一批新订单。今年3月25日,企业家看企业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以仪器仪表专场开启。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与一家锂电池企业达成协议,签下了300万元的订单。”淄博盖米测控系统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清海表示,公司还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推荐下对接了全国石化装备产业联盟,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订单背后,是一套完整的“1235”机制体系发挥着强大支撑作用。“1”即坚持企业有所呼、工信必有应的服务理念,“2”即准确摸排供需两端需求,“3”即一体开拓市内、国内、海外3个市场,“5”即年内开展50场以上“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
“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们从‘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发展’。”一位参与对接活动的企业代表这样评价。此外,高端泵及传感器专场、不锈钢新材料专场、新能源汽车专场更是将“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推向高潮。
机制破壁,成功打通了企业供需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市重点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已梳理整合20条重点产业链企业及产品供需信息676项,实现线上找订单24小时“不打烊”。如今在淄博,“订单对接”早已超越简单的供需匹配,迈向价值共生。
作为“双提双新双好”活动深入推进的又一重要实践,6月26日,市重点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装备企业对接交流座谈会召开。化工、环保等装备生产企业与齐鲁石化的“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鑫泰石化“绿色低碳烯烃一体化项目”等总投资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现精准对接,会上,6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这次座谈会,对我们供需双方合作共赢、协同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佶缔纳士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阳说。推动支柱产业双向赋能、深度链接,当企业从“竞争者”变为“命运共同体”,淄博制造就拥有了贯穿整个生产周期的力量。
在2025第九届中国(淄博)化工技术装备展、2025第九届全国城市企联联席会议暨淄博产业链合作发展大会的现场,人头攒动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今年以来,一批高规格、高水平产业展会在淄博密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多家企业齐聚一堂,寻找合作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