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钻头”,冲出天花板?潍坊冠军企业给出的答案是“专注创新,靠产品说话”。
在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企业近几年的快速稳健发展,离不开创新支撑。去年,我们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亚洲区域内首款工程胎缆型胎圈钢丝,从此国内就能用上自研产品。”公司智能制造部部长徐金磊告诉记者,大业目前已经成为胎圈钢丝专用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专注核心技术突破,企业自会用实力说话。
在潍坊,像这样的“尖子生”还有不少,它们长期专注并深耕于某一产品领域,不仅在细分领域占据了最高的市场份额,还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只要能紧握话语权,就拥有了成为单项冠军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潍坊冠军预备役数量不容小觑。去年,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255家。
“科创”二字已刻入城市发展基因,制造业单项冠军不断涌现。
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某生产车间
协同 营造优渥冠军生态
冠军企业扎堆,离不开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全国经济版图上,潍坊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制造业总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坐拥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门类多、底子厚,奠定了单项冠军多的“基本面”。
链上发力,集链成群,潍坊聚焦塑造高能级产业生态,将全市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集群体系,营造出冠军企业诞生的丰沃土壤。
仔细梳理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不难发现潍坊单项冠军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仅仅在动力装备产业链上,就汇聚了潍柴动力、山东大业和豪迈集团等多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这些企业相互协同,构建出“热带雨林式”发展生态,为单项冠军企业诞生提供了更多可能。
大企业是如何催生单项冠军的?
“大手拉小手”,强强联合,打通产业链“堵点”。
这里的联合,既包括产品协作,也包括技术提升。“过去我们都是从外地知名厂家进原材料,后来通过潍坊组织的‘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发现一些本地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品质很好,还有价格优势。”山东振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文通说,“目前,企业已与多家本地配套企业达成合作,一年下来运输费用节省四五十万元。”如今,这家轮胎生产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驶向另一个新征程。
从单一产业链“点”,纵深到制造业“面”,潍坊企业之间的协同协作为单项冠军企业诞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潍坊正达实业有限公司在为歌尔配套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产品从最简单的麦克风塑料件升级到整机精密结构件、外观件。目前已成长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浓郁创新氛围中,潍坊竭尽全力帮助企业“牵手”创新链。
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
在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一面硕大的“专利墙”引人注目。“潍坊帮助我们链接了东华大学王依民教授团队研发的新成果,完成了防切割高分子纤维的研发及应用。”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禚振友说。目前,星宇授权专利已超200件,用创新“杀”出重围,成为了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看准“好苗子”,给足“阳光雨露”。近年来,潍坊持续探索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衔接机制,支持优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大树强主干,众树成森林。潍坊在全市形成了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梯次培育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互通互融的产业生态。
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里,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