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威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大数据局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解读新出台的《关于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这份于7月7日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文件,首次明确设定2027年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同时提出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在全省前列的具体指标。
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到“无感认证”服务超1358万人次,这座滨海之城正以系统性变革重塑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新范式。
7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顶层设计:从“四星级智慧城市”到“整体智治”新目标
在山东数字强省战略引领下,威海已建成全省首个全域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连续两年获得省级督查激励。这份成绩单为此次《实施意见》出台奠定了基础。
新政策聚焦“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双轮驱动,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全链条培育数据产业、全产业推进实数融合、全领域深化智慧服务、全过程推动治理转型、全方位夯实数字底座、全市域优化数字生态。
《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威海智慧城市建设从“单项突破”迈入“全域协同”的新阶段。随着专项资金持续投入与六大重点任务的全面推进,一座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创新宜居之城正加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威海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万兆+人工智能”试点园区。作为威海唯一上榜项目,该园区已构建基于数据底座的“数智大脑”,实现数实空间一体融合、产业企业精准画像。
产业蝶变:从“打印机集群”到“数据资产入表”
在威海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版图上,打印设备产业集群占据着独特地位——它不仅是全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更占据全球产量20%的份额。而在《实施意见》中,这一优势被进一步强化。
“我们将加速宽幅打印机、3D打印机业务引进,”市工信局负责人在答问时透露具体路径,“重点招引感光鼓、多棱镜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积极引进国内自主品牌整机”。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数据要素领域。今年上半年,威海6家企业数据资产在山东交易平台完成价值评估超1.1亿元。迪尚集团的实践尤为典型:设计师轻点鼠标,AI大模型瞬间生成千套服装方案,全链条数据驱动让效率提升30%,带动产业链企业新增销售额超十亿元。
在海洋经济领域,卫星遥感与海洋传感器每2小时更新海域数据,支撑起“蓝色保险”创新险种,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海上粮仓”。这些实践为海产品行业入选省级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试点提供了现实注脚。
城市慧治:从“10.5万路天眼”到“未诉先办”
走进威海市城市运行指挥中心,450平方米大厅内,10.5万路视频监控构成城市“天眼”,23.5亿条数据实时跳动。指挥系统已深度应用于防汛、渔船管控等场景:暴雨来临前,防汛“一张图”自动关联气象预报与598个监测点,预判易涝区域并调度防御队伍。
“我们构建了12张城市运行‘一张图’,实现一屏统揽。”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系统新增5.24亿条数据,自动监测预警各类事件3.8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