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商河县不断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精准服务等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全县99.49%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平均耗时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超80%,群众满意度达98.7%。
从“分散办”到“智能办”的效能革命
在流程集成上,商河瞄准“减环节、减材料”靶向发力。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开工一件事”模式,不仅整合14个审批事项,更创新“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对材料齐全的关键项先行审批,非关键材料后续补正。该模式推行以来,全县新建项目平均开工时间缩短42%。
企业服务全链条改革持续深化。除登记、注销等基础事项,商河将公章刻制、社保参保、税务登记等6项关联服务纳入“企业开办大礼包”,实现“一次提交、同步办结”。2025年新增的1128家企业中,78%选择“套餐式”开办服务,其中餐饮、零售等行业企业开办耗时最短仅4小时。针对企业迁移需求,通过“跨域通办”系统与省内16地市实现数据直连,济南盛景农业公司从商河迁移至青岛,全程线上办结,较原流程减少3次跑动。
数字技术让服务更智能。“云大厅”系统新增AI预审功能,对提交材料自动识别纠错,企业申报驳回率从18%降至5.3%;“智惠导服”平台升级语音识别系统,方言识别准确率达92%,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便捷咨询。
从“等着办”到“上门办”的温度升级
企业服务实现“全周期护航”。“项目管家”不仅跟踪审批,更提供“定制化方案”。济滨高铁商河站项目涉及跨部门协调,管家提前对接交通、住建等6部门,制定3套施工方案,帮助项目提前15天完成桩基工程。15家“泉惠企”服务站实行“诉求闭环”机制,济南科瑞特生物公司反映的“研发用地规划”问题,服务站24小时内联动自然资源局现场勘查,7天内出具规划意见。
服务细节彰显“人文关怀”。“白话视频版”办事指南新增“一步一操作”演示,标注“带什么材料”“在哪盖章”等细节,视频访问量突破1.3万次;政务大厅设置“老年人专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配备放大镜、老花镜等用品。安装的AED设备已开展2次应急培训,工作人员均掌握使用技能,“不仅能办事,还能保安全”成群众新评价。
从“短期改”到“常态优”的持续发力
改革落地有“硬保障”。“高效办成一件事”协调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103项县级清单每季度更新,新增“残疾人证办理一件事”等12项民生服务。20名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开展“体验式监督”,3天内完成16项指南优化。
“在商河・合心办”品牌形成辨识度。通过“政府开放日”邀请群众参观审批流程,收集建议47条,其中“简化新生儿落户材料”已落地实施。品牌服务标准明确“三办”承诺:材料齐全“马上办”、特殊情况“上门办”、复杂事项“跟踪办”,群众对品牌知晓率达82%。
下一步,商河计划拓展“一件事”至社保、医保领域,试点“AI秒批”不动产登记等事项,推动政务服务从“高效”向“卓越”跨越。
(来源:爱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