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现场,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军介绍了《条例》的出台对淄博陶瓷琉璃产业的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条例》贯彻实施的相关内容。
唐海军介绍,淄博是国内唯一兼具陶瓷和琉璃全产业门类的产区,涵盖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先进陶瓷、玻璃、琉璃,以及制造装备和原辅料等领域,产业历史悠久、根基厚植、情怀浓郁。该条例以淄博陶瓷琉璃产业的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坚持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为导向,以因地制宜发展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政策引导。
他说,《条例》中以专款形式分别针对产业集聚发展、企业培育、转型升级、创新研发、市场培育、品牌建设、文化创意、文旅融合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做出细致规定,这些方面都是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例如,支持构建产业新发展格局,除了发展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等传统陶瓷产业外,把发展壮大先进陶瓷产业作为突破传统陶瓷性能边界,面向前沿领域开辟的新赛道。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可有效提升集聚效应,推动企业、配套服务商、科研机构等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持企业梯度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以“精益求精”的专业化水平,抵御产能过剩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转型升级,推动陶瓷琉璃企业数智化、绿色化协同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多方资源,加速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支持市场培育,一方面推动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销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支持品牌建设,一方面是通过与地域特色文化融合,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提升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打造陶瓷琉璃名品之都。条例还高度重视文化创意和文产融合,引导激发创意产业活力,打造“陶琉+”生态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这些多维度的细致规定,相互支撑、协同发力,为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体系。
唐海军说,下一步将着力做好《条例》实施的监督与推进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条例实施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时帮扶解决。建立反馈机制,收集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条例实施的意见建议,对条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推动淄博陶瓷琉璃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寇文奇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