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青岛​城阳区十项举措打造“人情味”营商环境,推动构建“营”在城阳,“赢”在城阳的商业沃土

青岛​城阳区十项举措打造“人情味”营商环境,推动构建“营”在城阳,“赢”在城阳的商业沃土
2025-08-11 10:49:1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企业迁移办理时限从2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8项开工相关审批事项集成办理;重大项目审批提速超30%;企业诉求办结率达99.4%;制发2025版轻微不罚事项清单,免罚清单由63项增至304项……这串数据背后,是青岛城阳区用“人情味”浇灌营商沃土的生动实践。作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青岛城阳区今年年初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举措”,正让政务服务迈向“网购式”便捷新体验,让企业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打通堵点:让企业诉求“一键直达”

营商环境的温度,往往藏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速度里。在城阳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企业诉求一口受理”窗口的标牌格外醒目。这个2024年11月揭牌的窗口,像一座桥梁,把企业原本需要多部门奔波的事项,变成“一窗受理、全程协调”的省心服务。

青岛瑞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其年加工4000万米热收缩套管项目因历史遗留问题,场地的供水方式无法满足新建厂房的消防需求,导致消防验收卡了壳。负责人孙建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一口受理”窗口,没想到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当即联合住建局、城阳街道、北岸控股集团等部门召开现场会,最终敲定将规划3号路的市政供水管道连接到企业管网,满足了项目生产用水的需求。“现在厂房推进顺利,这窗口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孙建辉的欣喜,道出了企业对高效服务的认可。

服务不止于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窗口。青岛城阳区组建专班,将诉求受理站延伸至8个街道、19个产业园区,确保“企业呼声在哪,服务就跟到哪”。机制运行以来,697件企业诉求办结693件,99.4%的诉求办结率换来了100%的企业满意率。而“极简一件事”集成服务更是实现了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企业迁移登记、大件运输许可等12项业务流程再造,8项已落地运行,以旧换新补贴等4项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据统计,上半年城阳区累计办理10万余件相关业务,平均减时间80.5%、减环节77.3%,“办事顺”成为企业的共识。

强化支撑:给企业发展“添柴加火”

如果说打通堵点是“解近忧”,那么要素保障便是“谋远虑”。企业发展缺什么,政府就补什么,这是城阳区打造“近悦远来”环境的核心逻辑。近年来,城阳区在土地、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让企业轻装上阵有底气。

破解融资难,是要素保障的关键一环。面对工业企业“想贷贷不到”、银行“有款缺好项目”的供需矛盾,城阳区面向专精特新等优质工业企业推出“优企贷”专项融资产品,为企业融资增信赋能。青岛益昕集团的体验很有说服力:作为省内生产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今年计划新上生产线,但由于汽车主机厂业务结算周期长、货款回款慢,企业陷入现金流紧张的困境。“优企贷”不仅将2000万元贷款办理周期从1个月压减至7天,还将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7%,预计三年能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城阳区已协调金融机构为90家企业新增授信161.5亿元、发放贷款66.7亿元,让“资金活水”精准滴灌优质企业。

从青年人才社区投用2231间,到土地供给精准匹配项目需求,城阳区用实打实的要素保障,让企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有土壤,生长有养分”。

法治护航:为市场活力“筑稳堤坝”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箴言在城阳有了鲜活注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更需要法治护盾的守护。城阳区用柔性执法传递温度,用规范管理筑牢底线,让企业安心经营、大胆创新。

今年推出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025年版)》(简称“轻微不罚3.0版”)颇具亮点。在2.0版基础上,不仅将轻微不罚事项从142项扩至304项,还新增交通运输、文旅领域29项内容,让包容审慎执法覆盖更广。数据显示,2.0版清单实施以来,443件轻微违法案件免于处罚,减免罚款超51万元,75家企业因“首违不罚”机制轻装上阵。这不是放松监管,而是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基础上,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容错纠错空间,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对企业而言,“无事不扰”与“有求必应”同样重要。今年以来,城阳区全面实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37家执法单位的年度涉企检查计划和涉企检查事项清单统一备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成效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城阳区涉企行政检查仅3354次,同比下降51.8%;行政处罚案件930件,同比下降51.5%;处罚金额246.5万余元,同比下降57.5%。这种“清单化”监管,既守住了执法底线,又减少了对企业经营的干扰,让企业能集中精力谋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青岛城阳区用“通堵点”的效率、“强支撑”的力度、“重法治”的温度,让“营”在城阳成为共识,“赢”在青岛城阳成为常态。随着十项重点举措持续深化,这片民营经济沃土必将生长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