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消防救援队伍始终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指引,坚定不移防风险、保稳定、护发展,用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先后荣获应急管理部“集体三等功”“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省部级荣誉。
铸牢忠诚之魂,凝聚奋进力量。济南市消防救援队伍不断深化“火焰蓝”精神内核。通过连续7年开展“身边榜样”培树活动,打造“泉橙蓝焰”文化品牌,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支队党委连续多年获评山东省“先进支队党委”,并连续六年获评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以铁一般的忠诚担当践行职责使命。
重构防控体系,提升救援效能。围绕“精编国家队、建强专职队、织密微型站”的思路,济南消防创新实施“中心+辐射”布防模式。七年间,全市新建消防站、森林消防中队33个,总数达75个;新增各类消防车辆144辆、装备器材8.4万件套,队伍总规模扩展至3239人。目前,消防站到达最不利点现场时间平均缩短2分钟,接警调派提速20秒,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消防救援局推广。
深化综合治理,筑牢安全底线。济南消防连续7年推动市政府下达消防安全“两个清单”,并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联合10个行业系统完善管理规定,推动161个镇街消防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创新“防消联勤”机制,构建起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新格局。针对高层建筑、医院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拆除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广告牌1.4万余处。创新推行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示范性教学、解剖式检查、标准化建设”全周期管理机制,全市连续24年无重大火灾事故,牢牢守住了消防安全基本盘。
聚焦民生关切,破解安全难题。从“小切口”入手解决民生安全大事,连续三年为居民家庭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报警器超过220万个,有效处置火警4000余次。推动出台全省首部、全国第三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实现从“行政管控”到“法治规范”的突破。推动新增充电端口40.6万个、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2.23万套,置换老旧电动车12.64万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起数较整治前下降40.6%。
培育安全文化,激发全民参与。创新实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规定》,“五进”活动培训覆盖数百万人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建档立卡并开展“入户宣传”,打造“119”公交地铁宣传专线和“吴大嘴”新媒体品牌,消防安全短视频全网点击量超11亿次。发展外卖骑手等流动宣传员2万余名,在全市累计建成10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对外开放参观7000余场,直接受众105万人,累计注册消防志愿者37.5万人,全民消防安全素养显著提升。
服务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审批“市区同权”“一网通办”,创新“24小时到场检查+3个工作日全流程审批”模式。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指导,落实“轻微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组建“巾帼蓝焰”服务队,以精准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安全发展。
锻造专业尖兵,应对全灾种救援。实体化运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心,组建涵盖“高低大化、林震洪交”8大类17支专业救援队伍,配套52个辅助作战单元。推行“实战化练兵”模式,组建无人机救援中队,完善“十车联保”战勤保障体系。队伍不仅成功处置本市各类灾害事故,还千里驰援江西、吉林等地抗洪抢险,高效处置化工、山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实现了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跨越升级。
智慧赋能指挥,提升处置质效。率先搭建融合调度指挥系统,接入“智慧泉城”“雪亮工程”等平台,为全市2171家重点单位建立高分辨影像图和三维模型,开发“防消联勤全域态势地图”,运用AI技术快速生成处置要点。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各类警情1.1万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728人,保护财产价值约4.5亿元。
从严治队铸魂,永葆纪律本色。始终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保持严管态势,实施正规化、精细化管理,创新研发“智管督查”平台,实现队伍管理全程可控。队伍连续16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展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良好形象。
站在授旗训词七周年与“十五五”规划启动实施的新起点,济南市消防救援队伍将继续践行训词精神,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为服务“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