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俺们几个月要不到的钱,来到综治中心,两三天就解决了!”“俺们另外两个老乡也一直要不到工钱,这回俺有经验了,您桌上这个山东解纷码,俺拍回去,让他们都扫扫,来提交调解申请。”2024年12月,几名外地来青岛务工人员在胶州市综治中心成功讨回被拖欠的劳务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起案件从申请调解到出具司法确认书仅用不到72小时,充分体现了综治中心的“最多跑一地”服务效能。
近年来,青岛市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从规范化—服务化—智能化多维度发力打造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样板,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协调、部门履职、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
立标准强规范打造示范样板
目前青岛市共建成1个市级综治中心、10个区(市)级综治中心、136个镇街级综治中心并全部实体化运行。各级综治中心的运行,源于青岛市聚焦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的“五个规范化”。青岛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清单》《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根据不同层级综治中心的职责定位,全局性谋划、差异化施策、整体性推进。
市级层面,青岛市综治中心依托平安青岛建设及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整合相关职能和人员,成立综合协调、矛盾治理、网格管理、专项行动、综治督导、数据平台6个工作组,建立工作调度、风险预警、联合处置、督导问责等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
县级层面,10个区(市)全部成立事业编制的综治中心,聚焦场所建设规范化,围绕场所便利、布局科学、指导关系三方面统筹布局,打造标准化服务阵地。聚焦部门入驻规范化,构建协同化入驻体系,共有常驻部门90余个、轮驻随驻部门140余个、人民调解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78个。聚焦运行机制规范化,秉承“实战导向、实体运行、实效为先”理念,推动形成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跟踪反馈等工作闭环。聚焦督办落实规范化,推行闭环化落实体系,督促每个矛盾纠纷都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办理。
镇街层面,由镇街党(工)委领导,政法委员统筹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工会、妇联、综合执法等部门组建综治中心平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服务诉求的受理流转、研判分析、分级处置、督办反馈,推动一般性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在镇街一线化解。
优服务解难题提升治理效能
“这个结果我们很满意!”农户张某握着调解员的手说,“这次调解既讲政策又接地气,实实在在帮我们解了难题。”近日,青岛莱西市某农户投保青岛市中央财政补贴性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后,因种植的玉米绝产、减产理赔问题与两家保险公司产生矛盾纠纷。莱西市综治中心联合莱西金融监管支局、青岛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组织农户与保险公司面对面开展调处工作,采用“政策宣导+专业评估+柔性协商”的调解模式,促成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圆满化解矛盾纠纷。
青岛市努力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窗口,最大限度推动资源整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推动有关部门应驻尽驻、能驻多驻的同时,又坚持量体裁衣,结合场地和工作实际,合理安排进驻力量和进驻方式,搭建起群众说理、说事、表达诉求的“一站式”平台,让问题有人管、困难有法解,真正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区(市)综治中心因地制宜,西海岸新区针对辖区人口多、诉讼率高的特点,除把诉讼服务中心引入中心外,还配套引进法院3个速裁团队,配备1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极大分流了诉讼审判压力。崂山区针对金融贸易相对活跃的现状,引入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造商事调解中心,快速化解各类商事纠纷。
为提升镇街矛盾纠纷化解能力,青岛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三所联调”作用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质效的实施意见》,依托镇街综治中心,建立完善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主要力量的“三所联调”机制,打造“部门融合、网格贯通、专业赋能、一体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模式。
科技赋能升级智慧治理增效
青岛市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手段,实现信息资源高效整合和共享,推动风险预警、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等核心职能的智能化升级。
研发平安稳定指数平台,汇聚公检法司等14个部门181项业务数据,搭建综合研判和预警分析模型,动态监测全市平安稳定态势,预测预警重大风险隐患。此前,平台通过分析某区域连续一个月的警情数据、矛盾纠纷调解记录等信息,发现该区域因拆迁安置引发的邻里冲突呈上升趋势,随即生成高风险预警并推送至相关部门。当地党委政府依据预警信息迅速介入,组织社区、住建等多部门开展联合调解,合力化解潜在矛盾,避免了冲突升级。
青岛市开发多个应用场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精准法治服务。在青岛中央法务区打造法律服务AI智能体“青法先生”,为群众细致准确地解答各类法律问题,目前已累计接待咨询2万余人次,回复准确率达95%以上。打造“全要素感知、全时空掌控、全区域协同”的立体化铁路护路联防体系,精准识别烧荒点火、线路进人、异物挂网、重点人员挡道、机动车撞击限高架等多类风险隐患,实现全线实时监控,自动预警推送,智能喊话驱离,风险隐患月排查量提升67%。研发防溺水预警联动处置系统,对全市688个非开放水域和114个高风险点位设置电子围栏,汇聚包含救援船只、救援车辆、救援设备等救生资源1436个,一旦有人接近危险水域,系统立刻预警并第一时间通知附近的救援力量及网格员、治保员等人员进行联动处置。2024年,全市溺亡事件同比下降了60%。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