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件配套上,商河经济开发区持续加码:济南玉泉生物发电产能扩容工程提升蒸汽供应能力,“一企一管”综合管廊项目竣工验收,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北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工程即将开工。
服务的“软实力”,是商河项目落地的“加速器”:经济开发区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创新引入“思维导图”模式,为13个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推进方案,明确节点、责任到人,项目各环节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不仅要引得进,还要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据悉,商河经济开发区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将交付,配套综合体、新城商业街加快建设,让园区不仅有“生产氛围”,更有“生活温度”。
……
从“要素保障”到“全生命周期服务”,如此一来,商河构筑起“招引-建设-投产”的良性循环体系,逐步成为企业的“优选地”。
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向“未来”迈进
而工业强市如何“更强”?最终仍要指向“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关键词。
广日电梯设备(山东)有限公司以数字化工厂为目标,通过建设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检测等系统,建设电梯行业智能制造领航工厂。据悉,济南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具备2.5万-3万台整机年产能,不仅大幅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
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作为商河首家上市企业,不仅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更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通过5G、AI、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投用后,商河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行业低碳转型。
……
近年来,商河坚持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瞪羚企业52家。
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收官之年,也是济南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攻坚之年。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济南工业强市战略正向着“全链条提质”发起总攻,向“智造强市”全速迈进。如今,商河不断继续“新”发展动能,正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的递进——而这正是济南工业强市战略的生动实践。
“我们坚信,在全县上下的拼搏奋斗下,一定能够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工业强市建设贡献更多商河力量。”商河县委常委、副县长路来光的话语,既是承诺,更是向着新征程启航的号角。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