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树导向,构建全面育人“新范式”
中考改革科学导向。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将物理、化学计入总分,提高体育分值,降低等级科目限制,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衔接国家人才战略,淄博市高中录取率稳步提升,达到70%以上。
数字课堂智慧赋能。推进数字化课堂改革,全市所有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及管理全面加强,累计开展名师课堂16.8万节,名校课堂12.2万节,专递课堂5.5万节,惠及超20万师生,让乡村孩子同步享有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关案例入选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唯一教育案例),并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分享。
五育融合结出硕果。创新绿色评价体系,“阳光大课间”成标配,“行走的课堂”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高考质量连续三年大幅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2025年,全省第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全省第二;男篮、女足勇夺冠军;体测总分全省第一。中小学艺术展演,淄博市一等奖数量占全省1/7。参加省中小学科创教育大会,113支参赛队伍112支获奖,获奖率99.1%,一等奖及总获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参加全省海洋意识和素养展示活动,分获冠亚军,创历史最佳。
产教融合促衔接,打造赋能发展“强引擎”
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周村、博山试点职普融通,实现普高与职高学籍互转,7所中职学校入选省“新型五年制高职”项目。
打好“升本”攻坚战。淄博职业学院升格为全省首个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淄博师专“升本”有序推进。
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2025年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19个,不断对接产业需求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目前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11个、省级品牌专业群7个、省特色专业15个、市级品牌专业40个,让教育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服务改革惠民生,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
入学服务便捷高效。在全省率先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入学入园”一网通办,10.6万家庭足不出户完成报名;推行“长幼随学”政策,2389个多孩家庭实现子女同校同园。
课后服务丰富多元。整市开展“订单式”课后服务,织密课后服务课程特色网络,开设优质课程900余种,全市义务教育段参加率达97.43%,小学段参与率全省第一,实现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惠及学生逾20万人。
校园餐食安全规范。落实校园餐“四个全部”管理(全部自营、食材统一采购、账户单独核算、配餐统一招标),校长陪餐成常态。
定制公交护航出行。累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206条,保障学生安全出行,暖心服务近万名学生。这些举措让淄博市教育群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连续五年获省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优秀”。
孙英涛表示,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站在新起点,淄博教育将始终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每一位教师都出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为建设教育强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淄博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张敏 王莉莉 盛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