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连续举办22年的齐文化节,给淄博带来了什么?

连续举办22年的齐文化节,给淄博带来了什么?
2025-09-14 09:07: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不断提高齐文化节的“含金量”,是每一届齐文化节相关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本届齐文化节开幕式上,除了《泱泱齐风》《太公封齐》等高水平文艺演出,还展示齐文化旅游资源等,并为全国重点足球体校、全国橄榄球青少年训练基地揭牌,实现齐文化中“体育基因”的现代转化。

此外,本届齐文化节还邀请了齐文化领域的知名文化学者、历史专家等走进“齐文化大讲堂”,围绕齐国的历史、哲学、经济、民俗、文物考古等方面展开讲解与交流,提升齐文化节的学术影响力和品牌高度。

作为文化类节庆活动,齐文化节不仅担负着传承文化的职责,还承担着带动文旅消费、推动产业发展的使命。本届齐文化节精准把握秋季旅游黄金期的特点,将文化活动与研学、旅游消费深度绑定,推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举措。

在摸底文物资源的基础上,淄博市发布了文物主题游径推介,推出了“淄游行·研途皆风景”研学旅游主题产品,并精准对接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营造了浓厚的研学旅游氛围。

据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淄游行·研途皆风景”研学旅游主题产品共有四个,包括“泱泱齐风·齐文化研学”“天工开物·非遗研学”“齐民要术·农耕体验研学”和“齐人齐事·家国情怀研学”。这些精心设计的研学旅游主题产品,涵盖临淄稷下学宫遗址、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民要术酱文化体验馆、焦裕禄纪念馆等,里面的每一段旅程,都隐藏着淄博的文化密码,能让人在行走中汲取知识,在体验中沉淀思想、收获成长。

同时,淄博市还串联全市优质文旅资源,依托黄河、红叶、银杏、碧水、青瓷等资源,举办“齐风伴游”秋游惠系列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院外部空间打造“齐·遇”好物市集等,进一步提高淄博市秋季旅游市场热度,提振文旅消费。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时代答卷

在这片出现过百家争鸣文化盛况的热土上,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一直是齐地人民的心之所向。齐文化节历经22年,不仅搭建起了齐文化对外展示的平台,更增强了淄博人对齐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齐文化节的定位,应该是与孔子文化节并肩的山东文化品牌,共同代表齐鲁文化的核心内涵。它担负着挖掘、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阐发好齐文化内涵和精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深耕齐文化节多年,曾任临淄区文联主席、临淄区重大节庆活动办公室主任的王同国的这番话,道出了齐文化节对于淄博的意义和使命。

近年来,随着淄博市“文化淄博”工作的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历届齐文化节上,发布了功夫动漫《蹴鞠小子》、足球起源地主题动漫系列以及《齐国人物》和《齐国成语故事》系列故事、齐文化大型文献集成《齐书》、山东大学与齐文化博物院合作签约等重大成果。

2025年,“促进文化传承赓续。加强齐文化研究阐释和开发利用,策划实施‘诸子在齐’等学术建设展示项目,推进稷下学宫主动性考古发掘”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为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明晰了方向。

立足于齐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期间,周代都邑城址申遗工作交流会将在淄博市举办,交流会邀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及进入申遗名录的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遗址管理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申遗工作团队,围绕申遗路径、方法、措施等进行交流。此外,在淄博市博物馆举办的东方既白——周代都邑城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利用成果图片展,让人们通过图文展览,了解周代都邑城址风貌及各联盟城市申遗工作成果。

据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周代都邑城址组成包括北京琉璃河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临淄齐故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秦雍城遗址等。2023年7月,淄博牵头成立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机制,并审议通过联盟章程。2024年12月,“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进入崭新阶段,“周代都邑城址”首次以“系列遗产”的整体姿态走向国际视野,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

近日,“泱泱齐风共享传承”齐文化主题非遗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充分展示了淄博市齐文化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在淄博,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品牌。它撬动的是消费,串联的是产业,凝聚的是城市精神,最终实现的是“景美、文美、业美、人美”美美与共。站在第22个年头的新起点上,齐文化节将继续陪伴这座城市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书写下“泱泱齐风,稷下新章”的时代答卷。

记者/耿雪 来源:淄博日报)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