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如何越飞越高?
——从山东潍坊5个故事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核心阅读
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从“一片林”到“一条生态海岸带”、从产品走出去到“链式出海”、从家门口看病到“15分钟健康服务圈”……近年来,山东潍坊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日前,记者走进山东潍坊,透过5个故事,探寻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山东潍坊素有“世界风筝之都”之称,走进这座有着浪漫气质的城市,却发现它硬核实力的另一面——
看过去,全国第一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国北方第一台15马力柴油机在这里诞生;看现在,2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8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这里成长,32家企业入围“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8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均居山东省第二位。
一组数据对比,标注潍坊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用全国1‰的淡水、1.7‰的土地,贡献全国6.4‰的粮食、16.8‰的蔬菜、10.9‰的肉蛋奶,成为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期,记者走进山东潍坊,采撷5个故事,探寻“风筝”越飞越高的密码。
创新——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
“点石成金”,如何实现?
在位于潍坊寿光市的富康集团,来自千里之外的贺兰山石灰石,70元一吨,经过层层加工,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药片,60万元一吨。
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线车间,经由现代化设备,原料药走过混料、压片、包衣等多道工序,最终成为片剂。富康集团副总裁李健介绍:“目前,我们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包括普通片和缓释片,年产能约为60亿片,日均产量近2000万片。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不仅满足国家集采需求,还远销至国外。”
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关键在创新。近些年,富康集团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持续攻克行业重点难题。比如,在缓控释药物研发领域,富康集团与中国药科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优势原料药,采用先进的渗透泵释药技术开发缓控释制剂,让药物疗效更稳定、患者服用更便捷。
“目前,集团搭建‘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的完整产业链,一吨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价格达到60万元,产品利润大幅提升。”李健说。
在富康集团,“明星产品”不止一个——甲氧苄啶、奥美拉唑的产销量居全球第一,氯氮平、新诺明等5个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间苯三酚注射液、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20个制剂品种已上市销售……富康集团以链式创新打开产业跃迁的无限可能。
在潍坊,像富康集团这样专注技术突破的“尖子生”还有不少:今年上半年,潍坊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241家,22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