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城郊村,从来没交过物业费,刚开始听说要交,心里确实不乐意。”家住商河县某安置小区的刘大爷坦言,对不少搬迁群众和老旧小区居民来说,物业管理曾是“新鲜事物”,对缴费享受服务存在“抵触心理”。
为破解这一难题,商河县创新推出“先尝后买”物业服务模式:对兜底接管的小区,先行提供卫生保洁、公共秩序维护、设施维修等基础服务,不急于收费。“小区楼道每天有人扫,门口有保安值守,家里水管坏了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这样的服务确实值。”刘大爷说,体验过两个月服务后,他主动到物业办公室缴纳了物业费。通过“先服务、后收费”,商河县逐步建立起物业与居民的信任,为物业服务“磨合期”与居民缴费心理“缓冲期”搭建了桥梁。
站在行业管理方的角度,商河县通过信用评价体系来规范物业行业准入规则。通过实施物业“红蓝黄黑”测评机制给物业服务打分,成立“住建+镇街+社区+业委会”考评工作组,将“红榜”公司作为“泉城红色物业”星级示范点的优先推荐对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黑榜”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今年以来,商河县积极响应济南市“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要求,出台《全县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聚焦居民反映最集中的“停车管理、物业服务态度与质量、电梯管理、住宅设施设备维护、门禁管理、道路维修、楼内乱堆乱放、卫生保洁和绿化养护、防汛和清雪除冰”10类问题,创新实施“一小区一策”整治策略,通过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靶向破解居民生活痛点难点。
作为提升住房服务保障水平专项行动的重要民生实事,商河县于7月初制定《商河县提升住房服务保障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深化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工作。7月份以来,通过强化督导检查,累计检查小区59个,发现的7个问题小区已全部整改到位;针对3个重点整治小区,通过约谈物业企业、更换物业经理等措施压实责任,有效推动了物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居民居住体验持续改善。
未来,商河县将继续以建设高品质县城为目标,以有解思维、优解思维推进智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城市更新中持续提升。
(来源:商河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