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汇聚“国字号”科教资源。青岛西海岸省级农高区引进山东省农科院未来农业创新研究中心,全面整合花生、果树、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机、农业信息等科技资源,集聚200名科研人员团队,搭建5个以上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目前,新区已集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琅琊基地等一批种业领域“大院大所”,为种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大力培育“民字号”科创平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目前,新区已建成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海藻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科创平台73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部级22个、市级35个。助力清原集团、聚大洋等种业企业打造5个院士工作站和35个专家工作站;瑞滋集团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3家企业入选青岛市种业阵型企业,22家企业入选青岛市优质种业企业储备库,产值过亿元种业企业达4家,规模以上种业企业达6家。
看优势
种质资源具有陆海统筹最鲜明特色
践行大食物观,深耕蓝海,厚植沃土,积极构建“产学研相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
培优塑强海洋特色种质资源。发挥新区海洋城市优势,加快发展“蓝色种业”新质生产力,开拓经略海洋新未来。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国家海洋牧场等一批高端平台在新区集聚成势,“灵山岛海参”“琅琊玉筋鱼”“泊里西施舌”“阡里毛虾”等地理标志产品蜚声中外,瑞滋集团海参“参优1号”、卓越集团凡纳滨对虾“海茂1号”等水产新品种获得认定,大菱鲆、金乌贼等制种育种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培优塑强陆地优势种质资源。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96个,建成2处市级和2处区级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基地,被认定为青岛市首批茶树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蓝莓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推广“润花1号”“彩麦08”“齐黄34”“裕丰303”等农作物新品种,突破发展康大肉兔、隆铭牛、禽之宝琅琊鸡、胶河黑山羊等畜禽种业,大白菜自主选育品种居全国首位,肉兔配套系、“油亮型”黄瓜砧木等新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培优塑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育种攻关项目,加快高新技术应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清原种业在全球首创“基因敲高”等基因编辑技术,获批国家重大育种攻关项目,培育的玉米种子实现我国向阿根廷出口“零突破”;牵头建设山东省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创新中心,获得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承担2个国家大豆育种项目,推广的“齐黄34”“黑农531”大豆品种入选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虹鳟鱼加快生长。
看环境
聚力打造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着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企业,营造高效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富有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发挥市、区两级政策叠加优势,用好《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琴岛种子贷”等市级政策,出台《关于建设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及其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等区级政策,设立1亿元种业专项资金,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种业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种业产业创新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