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烟台市莱山区探索“1234”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烟台市莱山区探索“1234”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2025-09-27 09:43: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烟台市莱山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围绕“村办民助、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探索农村养老服务“1234”工作机制,拓宽为老服务“半径”,延伸为老服务触角,以“小切口”实现“大民生”,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01筑牢“一个”核心,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莱山区民政局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推动街道党工委牵头整合民政、卫健、教体、宣传等多个业务部门力量,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康养机构、学校等多元力量,构建“党建引领+跨部门协同”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同时,强调“部门包村、企业联村”作用发挥,引导鼓励文登整骨医院、清泉康养、鲁顺食品等企业围绕养老服务提升设立村企联建项目7个。村级层面,发挥“一网三联”治理服务功能,建立两委成员、党员联户帮扶制度,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及时精准掌握老年人生活需求、健康状况和心理动态。

02建强“两支”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莱山区民政局积极统筹多方力量,扎实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一是由街道包片领导、包村干部牵头,联合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及农村公益岗人员、乡村医生组建助老服务队,参与农村幸福院助餐、老年人健康状况上门监测、扫雪清洁、便民事项代办等日常服务工作;二是联合烟台大学、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清泉康养等高校及社会组织,共建助老志愿队伍,不定期进村开展“智慧助老”服务,手把手向老年人讲解视频通话、微信支付、水电缴费、手机看报等操作方法;同时协同派出所民警,定期为老年人普及反电信诈骗技巧和消防安全知识,切实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03落实“三个”保障,实现可持续运营

莱山区在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中,着力从三方面夯实基础、营造氛围,一是鼓励街道盘活闲置资源保障服务场所。通过整合村内闲置民房、办公用房等资源建设农村幸福院,同时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居卫生所等阵地资源,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就餐、医疗、文化等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汇聚多元力量保障运转经费。在经费保障方面,莱山区民政局积极打破单一政府筹资模式,农村幸福院普遍推行“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并通过设立“功德榜”进行表彰表扬,鼓励辖区企业、村内乡贤捐赠米、面、油等物资,有效提升了幸福院运营的可持续性。三是全方位互动营造尊老敬老氛围。组织街道联合辖区中小学等开展“家校共育——家风美德传承活动”,借助诵读、绘画等多种形式传播尊老敬老美德;同时以尚书家风馆为重要媒介,大力传播“耕读传家”“孝老敬亲”等传统美德。

04做实“四类”服务,满足多元需求

在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中,着力从多方面夯实基础、破解难题、营造氛围,一是破解“吃饭难”,暖心食堂飘出“幸福味”。

建成农村幸福院49处,每处幸福院均配备多个功能区域,为独居、空巢、75岁以上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暖心午餐”。针对行动不便或无法前往幸福院就餐的老人,建立“幸福送餐”志愿服务机制,由助老服务队或志愿者定时送餐上门,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吃上热乎饭、放心餐。此外,指导幸福院根据季节变化和老人健康需求,定期更新菜谱,推出低糖、低脂等特色餐,满足多样化膳食需要。

二是缓解“看病难”,医养结合打通“最后一米”。

莱山区解甲庄街道推动在南部街道率先建立急救站,打造村级“15分钟”急救圈。由莱山区第三人民医院负责,统筹安排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身体检查、健康讲座和康复训练等服务;指导村卫生服务站为老人建立健康台账并进行跟踪监测。

三是驱散“孤独感”,幸福院成为“养老驿站”。

幸福院在基本助餐服务外,整合日间照料、健康监测、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元化功能,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白天老人可在此休息、阅读、打牌、聊天,晚间回家居住,形成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指导幸福院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康复训练等活动,使其成为老年人愿意来、留得住、过得好的“幸福驿站”。指导村委充分发挥村内能人作用,通过组织“婆媳互夸会”“乘凉拉呱”等活动,丰富老人文化娱乐生活;依托村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大院等阵地,开展“吕剧大舞台”“秧歌走街”“村歌大赛”“露天电影播放”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30余场,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多交流。四是增强价值感,协同治理提升“自我认同”。莱山区注重发挥老年群体的经验与威望优势,将其有效纳入基层议事决策与监督体系。一方面,鼓励老年党员、村民代表充分参与议事,对村务管理实行常态化监督;另一方面,通过指导组织“我来说两句”“大走访、大调研”等途径,引导非党员、非村民代表的老年村民广泛参与村居公共事务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街道“三同基地”作用,组织学员、夏令营员同老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发挥老年人“传帮带”作用,提高其自我认同感,进一步拓宽老年群体参与治理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增强基层民主活力与治理效能。

(来源:烟台民政、莱山区民政局)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莱山区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