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淄博精细化工:雁阵集群,竞新逐绿

淄博精细化工:雁阵集群,竞新逐绿
2025-09-29 09:24:4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从明清时期的“煤城陶乡”,到如今的“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从1904年诞生中国最早的玻璃公司,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基地——淄博用百年时间书写了一部精细化工的奋进史诗。2024年,淄博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俱乐部”,彰显出这座城市实体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片深植工业基因的土地上,精细化工正以锐意精进的姿态,实现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破茧成蝶。

根基奠定:工业火种孕育化工基因

淄博的化工基因,深植于这片土地千年不熄的工业火种之中。

早在明清时期,博山便以“煤城陶乡”闻名天下,煤炭开采与琉璃烧造的手工业传统,为近代化工萌芽埋下伏笔。1904年,中国最早的玻璃企业——博山玻璃公司在此诞生,以煤炭炼焦产生的煤气驱动玻璃熔炉,有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初啼。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东亚兴业株式会社强占矿山,建起博山制酸厂,用硫铁矿炼制硫酸用于火药生产,化工技术沦为侵略者掠夺资源的工具。但战火中仍存民族工业的微光,1943年,爱国商人在日军监管缝隙中创办博山耐火材料厂,利用本地铝矾土研制硅酸铝耐火砖,为战后化工设备制造储备了关键技术。

解放前夕的淄博,虽历经战乱摧残,但却积聚起煤、陶土、石英砂等资源禀赋,焦化、制酸、耐火材料等工业基础初具轮廓。1948年,淄博全境解放后,华东财办工矿部在博山夏家庄镇成立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化学总厂,最初以火药生产支援解放战场,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转向硫酸、硫酸铝等基础化工原料生产。

同一时期,胶东大地的农药研发力量悄然汇聚,1949年,青岛成立的胶东农药厂带着支援农业的使命,于1952年整建制迁入淄博张店。从华东农林部张店农药厂到山东农药厂,这座“农药工业摇篮”先后攻克氟化钠、敌敌畏、乐果等45种产品,其中,23项成果填补全国技术空白。

原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学冉回忆说:“叫得响的产品有敌百虫、敌敌畏,还有乐果。乐果也是大量使用的农药品种,还有代森锌杀菌剂,都是有机化工产品,属于重化工。”

作为华东财办工矿部驻地、华东地区的工业总后方,新中国成立初期,淄博在集聚大量兵工资源和自身工矿禀赋的前提下,城市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初步成型。1954年9月,“建华”“永安”“大华”3家私营小电石厂合并建立博山建华电石厂,1964年该厂创出全国电石质量最好水平,被化工部确定为国内电石重点生产企业。

进入20世纪60年代,淄博的化工产业春潮涌动。1966年4月1日,齐鲁石化的第一个工厂——山东胜利炼油厂在临淄大虎山破土动工,1967年10月建成投产。这一以国家“小三线”建设为背景的行棋布子,直到今天依然深刻影响着淄博的化工产业。

随着石油化工、焦化工的发展,淄博基本有机原料工业的产量、质量及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966年,博山化工社以油漆为突破口,3年间攻克油脂漆、天然树脂漆等核心技术,成为油漆专业生产厂家。到1985年,已形成9大类102个品种的完整产品矩阵,8000吨年产能使其跃居山东四大涂料基地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傅忠君指出:“当时的淄博染料厂是全国阳离子染料的主要生产厂之一,在全国排第二位。淄博的油漆涂料,当时在全省也是非常有地位的。”

改革转型:战略重组迈向精细化工

改革开放大潮中,淄博化工开启战略重组。淄博石油化工厂由齐鲁石化公司兼并,淄博制酸厂、淄博东风化工厂由新华集团兼并,淄博化肥厂、淄川橡胶厂、淄博油漆厂、淄博红旗化工厂、淄博有机化工厂等一批中小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实现资源新生。

原山东农药厂

市属企业分别组建大成化工集团和东大化工集团。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80%的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1985年,张店化工厂合并张店华信化工厂,并于1993年组建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1986年,山东农药厂已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四大农药生产厂家之一,于1998年组建成立山东大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组浪潮尚未平息,一场更深层的产业蜕变已在淄博悄然启动。当兼并重组重塑了化工产业的基本盘,规模优势如何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1986年,化工部《精细化工产品分类方法》的颁布,为这道考题提供了关键解题思路——从“大化工”转向“精化工”,从基础原料供应转向高技术门槛、高附加值的细分领域。

此时的淄博,敏锐捕捉到这一国家战略信号。凭借齐鲁石化等龙头企业打下的雄厚产业基底,以及重组后形成的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山东大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集团化运营能力,淄博率先将目光锁定精细化工赛道。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产业链价值坐标的重新定位:企业开始从追求产量规模转向追求技术壁垒与利润空间,从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依托研发创新。

大成农药

傅忠君说:“随着齐鲁石化公司的建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烯烃厂的建设,‘三丙两烯’给我们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更充沛的原料,促进了淄博精细化工的发展。”

至此,淄博的化工产业完成了一次关键转身。当国家战略为精细化工绘出清晰赛道,这座积淀深厚的工业重地,已蓄势待发。

创新领跑:高端突破锻造产业集群

精细化工,是淄博工业版图上耀眼的传承与突破。依托半个多世纪积淀的产业根基,这里构建起从原料到终端、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更以“竞高逐绿”的转型魄力,在催化剂、化学助剂、专用化学品三大领域锻造出全国领先的雁阵集群。

中国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

扎根周村的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以3.9万吨分子筛、13.8万吨催化剂的年产能,稳居亚洲炼油催化剂“第一高地”。其4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2万吨海外年出口量,让中国制造的催化裂化技术驱动着全球炼油装置的轰鸣。

同样位于周村,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则以“小巨人”之姿撬动大市场。作为国内最大的分子筛新材料基地之一,其生产的尾气净化分子筛、制氢分子筛等尖端产品,60%直供海外巨头。从巴斯夫到霍尼韦尔,这些肉眼难见的纳米级材料,正以吸附净化、催化反应的“硬科技”,在全球工业减碳浪潮中刻下淄博坐标。

山东齐鲁华信高科分子筛生产线

傅忠君表示:“经过近60年的发展,淄博在催化剂生产方面已经有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带动一些地方企业不断在催化剂的新品种、新材料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使得淄博在催化剂领域走在了全省前列。”

今日的淄博,精细化工产业正掀起一场“智造革命”:从车间信息化到全链智能化,从生产工业化到管理数字化,传统工业基因与数字浪潮深度碰撞。创立于1956年的山东东佳集团,从淄博钴厂起步,已成长为全球钛白粉领域的中国标杆。22万吨钛白粉、80万吨硫磺制酸的产能规模,支撑起覆盖全球市场的“金字招牌”。

而另一家老牌企业——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周村有机化工厂蜕变为行业巨头。11万吨苯酐、10万吨丙烯酸酯、48亿只PVC手套的产能矩阵,彰显其从基础原料到精细化学品的全链掌控力。

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傅忠君指出:“淄博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企业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不断研发创新,有的在提高转化率、降低能耗方面做了工作,有的在不断延伸产业链。”

精细化工虽隐身于产业链中游,却深深嵌入国计民生的肌理。从一片药剂的合成到一剂胶囊的成型,其核心原料的突破往往牵动着千亿级产业的命脉。而在这条“隐形赛道”上,淄博已深耕70余载。早在1953年,新华制药工程师王志强带领团队攻克新中国首台搪玻璃反应罐制造技术,为化学制药工业点燃了第一簇自主创新的星火。

如今,新华制药5万吨化学原料药年产能托举起布洛芬、阿司匹林等10个全球领跑品种;山东金城医药则以AE-活性酯、头孢他啶活性酯等“冠军单品”,在全球抗生素中间体市场稳居首位。

作为医药食品领域的创新标杆,山东赫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30余年缔造了“一根纤维素醚撬动全球产业”的传奇。从治疗糖尿病的药用辅料到水泥瓷砖粘接剂,从植物胶囊到人造肉,这家全球唯一贯通纤维素醚全产业链的企业,已将中国创新的触角延伸至100多个国家。

山东赫达集团

“下一步,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三个产业在市场占有率、技术研发、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全部做到全球的‘塔尖’,塑造国际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将一体化优势发挥到极致。”山东赫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于东表示。

在淄博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精细化工企业正以关键技术突破为矛,以高附加值产品为盾,开辟产业链延伸的新战场。2015年成立的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光电信息与新能源材料为双翼,在氟碳材料、石墨烯衍生技术、锂氟化碳电池三大赛道全速突进。

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方治文介绍:“同样大小的电池,用我们的材料,要比普通电池的容量至少高3倍以上,有更长的续航能力,储存时间至少在10年以上。”

这款打破国外垄断的锂氟化碳电池,以-40℃至150℃的极端环境适应力,成为中国深空探测与深海科考的“隐形护航者”。从“天问”探火到“奋斗者”深潜,其以国产化成本实现进口替代的硬核实力,已嵌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七大战略产业的筋骨。

己二腈,尼龙产业链的“咽喉要塞”。作为制造高性能尼龙66的核心原料,己二腈曾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卡脖子”的痛点。面对封锁,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打响了一场历时十余年的技术破冰之战。2015年,其自主研发的丁二烯法合成己二腈技术通过国家级鉴定,以国际先进水平宣告中国突破“无人区”;2022年,国产己二腈实现规模化生产,彻底撕开垄断铁幕。

己二腈产品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柴永峰表示:“我们采用的是丁二烯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的工艺,对比丙烯腈法、己二酸法,具有成本低、能耗低、绿色环保的优势。这些优势也使它成为整个己二腈行业里最先进、最理想、最重要工艺主导方案的最终选择。”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特种尼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依托齐鲁化工区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己二腈技术国产化,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创新工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李寿生如此评价。

得益于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稳定原料支持,位于高青的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尼龙66聚合装置投产。山东聚合顺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强表示:“我们和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上下游关系。己二腈的国产化,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这些下游企业可以放心干,不用担心再被‘卡脖子’。”

天辰齐翔中控室

从百年前的博山玻璃公司,到如今的“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从战火中的技术储备,到全球领先的高端突破……淄博精细化工用百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产业跃迁。如今,淄博正手握24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硬核勋章”,以每年新增重大项目为引擎,驱动千亿级精细化工航母破浪前行。当“淄博制造”的精细化工产品走向全球,当自主创新的技术打破国际垄断,这座老工业城市正以锐意精进的姿态,在中国精细化工的版图上镌刻下新的坐标。

(来源:淄博日报、博览新闻)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