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持续十二天的秋雨终于按下“暂停键”,这个汛期济南的天气为何如此不寻常?

持续十二天的秋雨终于按下“暂停键”,这个汛期济南的天气为何如此不寻常?
2025-10-14 09:19:2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0月13日,济南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对今年汛期重大天气过程进行系统解读。报告显示,2025年汛期(6月至9月,下同)济南市降水量明显偏多,气温异常偏高,呈现出“强降雨与高温交替出现”的显著特征。

据统计,今年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达62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8.3%,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11位多值;平均气温26.9℃,偏高1.9℃,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此外,全市共出现11个暴雨日、53个高温日及3次强对流天气。

副高异常主导天气格局,雨季拉长、夜雨频繁

2025年,在双重拉尼娜的大气环流形势影响下,济南市天气气候呈现了降水量偏多、气温异常偏高、极端天气偏多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点:

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北偏强,北跳时间偏早,南落时间偏晚,济南市雨季时间长。今年副热带高压于7月初(7月1日前后)突然北跳,较常年偏早至少半个月,因此“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提前到了7月初。本应在8月下旬到9月逐渐南落到长江以南的副热带高压,目前其北界仍然在山东至苏皖一带摆动,由此造成了济南市10月上中旬的超长连阴雨天气,今年雨季也因此拉长。

汛期降雨“面弱点强”、夜雨特征明显,短时强降雨极端性强。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济南市降雨多发生在其边缘或内部,影响系统偏弱,因此每次过程雨量分布十分不均匀,大范围区域性暴雨少,降雨“面弱点强”的特征突出,局地短时强降雨频发。全市219个气象观测站中,有66个监测到了1小时5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雨,其中2站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雨,均发生在7月22日2时至3时。由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急流有夜间增强的特点,因此今年汛期济南市夜雨特征明显,共有19天夜间出现了较强降雨,其中7月20日至23日、8月15日至17日、9月26日至28日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的夜雨。

平均气温异常偏高,高温日数多、强度大,与强降雨交替出现。今年汛期,济南市平均气温26.9℃,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1位高值,7月、8月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连续2月平均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总共出现了53个高温日(日最高气温≥35℃),占总日数的43.4%,205个气象观测站中,有38个监测到了40℃以上的高温,最高气温42℃(6月18日,高新埠东)。强降雨影响时,气温有短暂回落,降雨结束后立即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高温再度来袭,二者交替出现的特征明显。

暴雨、高温、强对流,今年汛期天气是个“脾气暴”

今年汛期,济南共出现11个暴雨日,较常年(7.7天)偏多,较去年多1天。其中,6月2天,7月5天,8月4天。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台风倒槽等系统共同影响,7月20日下午至23日济南市接连出现4轮强降雨。根据气象和水文观测站网统计,本次过程全市平均累计降雨量158.6毫米,全市200个观测站中有155个雨量超过100毫米,累计最大降雨量441.0毫米,出现在莱芜公庄水库。本次过程1小时最大降雨量103.3毫米(22日2时至3时),3小时最大降雨量268.1毫米(22日1时至4时),均出现在莱芜石云山气象观测站。

2025年7月20日13时-23日20时累计降水实况(毫米)

受黄河气旋影响,8月8日午后至前半夜,济南出现局地暴雨,伴随短时强降雨和雷雨大风。全市平均降雨量40.7毫米,最大降雨量169毫米(莱芜大王庄),最大1小时降雨量73.3毫米(9日1时至2时,平阴长平滩区护城堤)。

关键词:济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