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济南热力集团已成功部署并常态化运营长航时无人机智能机库系统,集成无人机自动起降、智能充电、任务规划、AI智能识别、实时数据传输等,能实现对长输热力管网的全天候、无死角、高效率巡检。通过预设飞行路线和巡检点,无人机能够自主执行巡检任务,并将巡检数据实时回传至能源ERP智慧供热平台,供后台进行深度分析和研判。“空中巡、脑中算、地面办”的闭环,形成了一张“全域守护”的天罗地网,让这份智慧与精准始终在线。
从黄河之下的隧道贯通,到云端之上的智慧运维,“聊热入济”的每一步都在突破与创新。科技与民生同频共振,将守护这条跨越黄河的暖脉实现从“物理贯通”到“智慧运维”质变升级,为千万用户送去稳定高效的温暖保障。
织就“大格局”
全力以赴护航今冬采暖季
随着2025-2026采暖季日益临近,济南热力集团正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为全市2.79亿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平稳用暖保驾护航。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聊热入济”项目将全线完工投运。聊热北线长输分区以信发集团信源电厂为主热源,供热区域包括起步区(黄河北)、起步区(黄河南)及济南市区东部地区;聊热南线进城后与石横电厂混合,供热区域包括济南市区西部区域。届时,济南能源集团大热电机组投入运行,同时引入聊热南线与石横长输联网供热,初步形成多热源联合供热,以城区热源点、新能源为补充的大供热格局。
继2024年泰安石横电厂余热穿越80公里注入济南城区,“石热入济”项目首次达产;随着今年底“聊热入济”项目全线贯通投运,济南热力集团以长距离余热供热这一新型供热模式,在“双碳”目标下城市能源供给系统转型路径提供至关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保障长距离热力输送平稳安全,热力集团在智慧供热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实现了长输热力管网的无人机巡检常态化应用,还联合浙江大学产业化团队打造出“智慧供热大脑”长输管网综合管控平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多项信息化技术,为多工况下多条长输管网的安全优化运行提供了全方位技术保障,更为能源“一张网”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稳稳底气。
随着供热穿黄隧道于奔腾咆哮的母亲河之下圆满贯通,当前这条承载着民生温度与绿色使命的“供热长龙”正按下“加速键”,蓄势启航、乘势而上。眼下,面对即将启幕的采暖季,济南热力集团将借着项目建设突破进展的势能,奏响今冬供热保障的“预热曲”,以扎实行动守住泉城“温度线”,筑牢城市发展“绿色线”,让每一份温暖都带着生态底色稳稳送入千家万户。
(记者/赵港宁,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