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淄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自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强分析研判、严隐患清零、全链条管控、广覆盖宣传,筑牢交通安全防线,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全力促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分析研判”确保数据精准指导。对上级推动的“百日集中整治行动”数据进行系统关联,并导出的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车辆轨迹等数据分发至各业务部门,召集各区县交安办统一进行延伸调度、数据整理,形成了二次研判数据清单。汇总全省和部局发布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较大事故案例,根据较大事故道路、时间、车型违法等规律特点,结合我市实际,研究提出事故预防需要聚焦的“五个重点”,即“大货车、电动车、60岁以上老人、早晚高峰、农村地区”,研究提出需持续关注防范的重点区域和道路、重点时段、重点车辆、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等四个方面,以及针对农村地区、平面交叉路口、重点路段、重点交通违法等四个方面13项具体预防措施,指导各区县大队全力防范较大事故的发生。为提升分析研判工作科学性、专业性,支队与山东理工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借助理工大学作为本地院校,熟悉我市实际情况的特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提供了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全面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为进一步摸清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底数,推动实现“动态清零”,淄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分析研判,共摸排出风险隐患点段313处,提出整治建议767条;对995所校园周边道路“五类”设施、人行道、路口视线遮挡等情况进行“回头看”,目前已踏勘完成450所,发现存在隐患28处,正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整改。扩展摸排范围,改变过去只注重已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点段的短板,扩展到凡是有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点段,全部纳入摸排范围,有效扩展了分析研判对象。创新摸排手段,利用无人机对实地踏勘的点段全部采集了照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已有各类视频监控,查看点段及周边的交通状况,为全面摸排提供了有力支撑;对近三年亡人事故数据汇总、统计,并进行标签化处理,提高了摸排效率。严格闭环管理,对摸排出的其中48处点段纳入市级挂牌督办范畴;其余点段对外通过报告政府、通报相关部门推动治理,对内通过加强路面管控、宣传教育、视频巡查等方式全面落实闭环管理。为有效缓解“八大局”周边交通难题,提升游客打卡期间通行体验,张店区大队联合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区综合执法、辖区镇办等相关部门,在“八大局”南北门增设信号灯,分别控制进出游客与通行机动车信号灯分别控制,优化金晶共青团路等周边路段7处信号灯配时和协调控制,有效缓解关键节点人车冲突矛盾,国庆中秋期间“八大局”市场及周边共青团路、人民路、东二路、金晶大道整体运行良好,初步实现了“游客安全、缓行不堵、停车有序”工作目标。
“严管严控”重点整治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持续开展货车违法整治,牵头印发《淄博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治超工作机制》,制定7项长效机制,开展“百吨王”超载货车违法专项整治行动。路面严打,依法严查“飙车炸街”违法犯罪行为,充分依托集成指挥、数据魔方、视频大数据融合等平台,进行研判分析、人脸比对、系统布控,共查处“飙车炸街”385起。持续用力,严查电动二三四轮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电动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不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超速”七类重点违法行为。整治电动车类型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非标”电动三四轮车。整治区域包括城市主次干道、支路、重点商圈、学校、医院、景区、网红打卡点周边,以及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电动车通行频繁的路口和农村出行集中区域。加大警力投入的同时,强化科技应用,利用前端感知设备和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驾乘电动车违法全天候抓拍喊话与提醒。通过“科技+人工”、“现场+非现场”等手段,营造“无所不在、无时不管”全天候管控氛围。行动以来,共开展集中统一行动9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万起,其中酒醉驾747起、货车超载1048起、客车超员117起、疲劳驾驶106起、涉牌涉证1772起,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2.8万起、闯红灯237起、逆行1086起,电动三四轮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50起,实现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