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大道与鲁泰大道立交
51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建成通车,新建互通立交5座;新增城市道路1199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从23.9平方米提升至29.6平方米;高标准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11个、3380.1万平方米,惠及39.7万户家庭……“十四五”期间,一个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在淄博城建大棋盘上落子如飞,奏响发展强音。
多维发力提品质
城市功能再升级
道路,是撑起城市发展的“骨架”。2021年5月12日,淄博市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开工,作为“两环五射线”快速路网的核心,它涵盖一环线鲁泰大道、宝山路、昌国路、原山大道四条快速路,及二环线鲁山大道快速路与部分高速连接线,总长51公里,其中41公里为高架快速路、10公里为地面快速路,在空中与地面织就“快行网”。
这张“网”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逻辑,更让市民通勤的“时间成本”实实在在降了下来。家住张店区、在桓台县上班的吕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走普通道路,常被拥堵困住,单程至少要花50分钟;如今驶上鲁泰快速路,全程无红绿灯一路畅通,30分钟就能到工作单位。“早上能多睡半个小时,晚上也能早点回家陪孩子吃饭,通勤轻松多了!”他的话语里尽是满足。
“十四五”以来,淄博不止步于快速路网,更从多维度推进城建筑基。道路领域,除“快行网”外,聚焦主次干道升级、支路网加密及“断头路”打通,新增张南路南延等道路1199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升至29.6平方米;同步完善慢行系统,完成华光路等慢行一体改造,微改斑马线与过街天桥,全方位提升出行安全与体验。
地下管网是城市“生命线”,淄博对此重点攻坚。通过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污水管网空白区清零、供热能源结构转变等任务,逐年更新雨水、污水、供热、燃气管网,目前已新增排水管道1642公里、供气管道3946公里、供热管道3681公里,管网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显著提升,城市韧性持续增强。
近年来,淄博相继完成中润大道、西五路等8条道路绿化提升,及猪龙河、玉龙河、涝淄河3条河道沿线美化改造,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2025年6月,淄博西五路带状公园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为全国提供“淄博经验”。
老旧空间焕新颜
城市魅力永留存
城市老旧空间如何留住魅力、焕发活力?淄博用一场场改造给出答案——2.98平方公里的火车站北广场片区,正悄然完成华丽变身。“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完成95%,预计2026年全面交付,将为4000余名居民提供品质新居。”北广场福兴片区城市更新项目D10地块项目经理罗忠鹏介绍。
城中村也上演着焕新图景。张店区上海路以东、张柳路以北的西吕村城中村改造项目,1-12号楼主体已竣工验收,正推进内墙抹灰与外墙施工。2024-2025年,淄博规划实施4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68个自然村、26668户村(居)民,计划改造住房34984套,总投资约346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安置房5655套,今年年底计划累计建成13004套,稳步升级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
淄博老旧空间改造不仅有项目落地,更获亮眼认可:博山颜神古镇等9个项目获评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淄川张相湖片区、临淄合里片区等4个项目纳入省级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清单,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改造成效藏在居民口碑里。“新建管道抗腐蚀、寿命长,还打通了污水排放‘主动脉’,下雨天再也不用绕道走了!”张店区和平街道商场西街17号院居民称赞道,曾经的“排水烦心事”变“舒心顺心事”,生活品质切实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领域,淄博交出高分答卷。全市坚持问计于民、注重规划设计、聚焦“一老一小”,高标准推进改造,累计完成511个项目、3380.1万平方米,覆盖39.7万户、惠及约120万人。凭借扎实成效,淄博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15个试点城市之一,改造经验先后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四批、第八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全国老旧空间更新提供“淄博方案”。
从安居到宜居
绘就民生新图景
住房是百姓心头事,住得安稳,日子才过得踏实。近年来,淄博紧盯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有所居”需求,围绕年度目标推进住房保障,通过多主体建设、多渠道供房、租购双向选择模式,既稳住房地产市场,更让更多人实现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心愿。2022年以来,全市通过企业定向改建、政府购买等方式,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58套;截至2025年6月,已开工2556套、竣工交付1243套,切实解决部分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难题。
随着居住需求升级,绿色建筑从“新鲜事物”成日常标配。淄博出台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划定绿色建筑“硬标准”,如今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达标率100%,累计竣工绿色建筑2404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01万平方米,获评国家级政府采购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在绿色宜居路上坚实迈进。
当“住有所居”基础愈发牢固,“住有宜居”成为品质追求新方向。2022年,淄博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规定;2023年,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基础上,修订完善政策,建立4个专项指引、确立172条技术标准,并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从制度上为高品质住宅“护航”。今年,编制发布《淄博市“好房子”技术导则》,明确7个指引、559条技术标准,构建了覆盖规划、建设、交付、使用全周期的“好房子”政策标准体系。截至目前,2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高品质住宅试点名单,数量居全省首位。
城市高楼在土地上拔节生长,路网如脉络向远方延展;城中村在砖瓦间焕新颜,公园绿地在街角悄然铺开。“十四五”期间,淄博坚持“科学布局、稳步落子”,曾经的蓝图正逐步转化为现实。一座有温度、有特色的宜居之城,正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董娜,来源:淄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