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酶系在玉米黄曲霉毒素B1净化中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科研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持续阴雨天气不仅影响秋收进度,更导致大量玉米在收获后难以充分晾晒,仓储环节水分控制难度加大,极易滋生黄曲霉等产毒真菌。由于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物,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其超标将直接导致粮食降等、贬值,甚至被拒收,给农户和合作社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攻关,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食品与药品系教师团队从多种环境样本中进行反复分离、纯化和鉴定,最终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实验数据显示,该菌株在模拟仓储条件下,对玉米中常见的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在特定时间内可达90%以上,且对玉米本身品质无不良影响。
“与传统物理化学去毒方法相比,生物降解技术具有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无毒副产物、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我们筛选的这株枯草芽孢杆菌安全性高,易于培养和规模化制备,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粮食真菌毒素生物防控制剂奠定了基础。”项目负责人何粉霞老师介绍,为了让实验室技术真正在田间地头发挥作用,项目团队开发了两种易于推广的应用模式:一是适用于玉米仓储环节的益生菌发酵液喷雾剂,可在玉米入库时直接喷洒,防霉降毒一举两得;二是针对已污染玉米的高效酶制剂,可快速降解毒素,挽回经济损失。
目前,该团队正积极与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企业对接,致力于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便于田间地头使用的实际产品。
(记者/刘禺杉,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