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赋能“人工智能+”,全国首个“黑灯换热站”在济南温暖亮相

赋能“人工智能+”,全国首个“黑灯换热站”在济南温暖亮相
2025-11-04 18:12: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黑灯模式”起源于制造业,核心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融合,构建“无需人工现场操作即可自主运行”的作业场景。如今,这一模式的无人化基因从制造业车间注入城市供热的核心枢纽——由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建设,全国首创的“黑灯换热站”正式投运。

这一创新不仅打破了“黑灯模式”仅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传统认知,更为能源供热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开辟了全新赛道。“黑灯换热站”延续了“黑灯模式”的高效优势,将人工智能与民生保障深度绑定,通过全流程智能运维实现换热站24小时无人值守精准运行,推动供热行业从“人工运维”向“智能自治”转型,让数字技术真正扎根民生领域、服务社会发展。

无人值守焕新供热

数智进阶实现三级精准调控

11月2日,位于恒大悦庭社区内的济南热力集团智慧换热站,与传统供热站里运维人员穿梭巡检的忙碌场景截然不同——这里不见一人值守,只有闪烁的数据屏幕和安静运行的设备。一座真正意义上“无人值守、智能运转”的“黑灯换热站”,正悄然守护着周边居民的供暖需求。

赋能“人工智能+”,全国首个“黑灯换热站”在济南温暖亮相

“‘黑灯换热站’,本质上是一个具备自主分析、自主判断、自主运行能力的供热单元。”济南热力集团和光公司副总经理朱伟峰介绍,这套系统整合了站内控制系统、户表采集系统、视频安防系统、巡检系统等多个子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实现了“站-单元-户”三级精准调控,让供热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

最直观的变化,是“黑灯换热站”实现了供暖“透明化”。在换热站的监控大屏上,整个供热区域的运行状态被清晰呈现:居民家中的室温和流量以不同颜色映射在数字地图上,运维人员无需面对枯燥的数字列表,一眼就能掌握全域情况。“任何点位出现异常,比如颜色变为预警的黄色或红色,系统会秒级定位,我们就能立即精准干预。”济南热力集团大数据部负责人董如彬补充道,就连供热初期的管网注水情况,用户也能通过公告屏实时查看,让供暖服务更透明、更贴心。

赋能“人工智能+”,全国首个“黑灯换热站”在济南温暖亮相

这样的创新并非偶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热力集团持续推进供热技术革新,早已突破传统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限制,完成从人工“经验式”供暖向数字化“精准式”供暖的转型,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而此次“黑灯换热站”的改造升级,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数智化”深度赋能,真正实现了从“无人值守”到“智能自治”的量变到质变,“让供热系统有了自己的思维”。

智能管理深度赋能

创下多项纪录,引领行业革新

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既保障了用户的供暖舒适度,又实现了能耗的精准管控,更为热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而这一切,都源于“黑灯换热站”在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上的多重探索。

从全国范围看,“黑灯换热站”创造了多个行业纪录:首次实现“站-网-户”全流程动态仿真建模,让虚拟模型与现场场景融合;首创注水三维可视化建模,让管网注水一目了然;首创多系统融合的智能调控体系,更在供热领域首次落地“黑灯模式”。

然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黑灯换热站”并非易事,其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多系统融合”与“AI自主决策”两大技术难题。“我们原有的控制系统、视频系统、户表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技术成熟,但彼此独立。”董如彬告诉记者,集团通过持续对各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这才为AI训练打下了良好基础。“生产运行数据、视频监控算法、传感器实时信息等都能交给AI进行自我训练与迭代。完成训练后,AI就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和现场各种传感器信息进行全面判断、实时监控、及时报警和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具备精准的自主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力。“当监测到用户室温出现下降趋势时,系统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自动调整参数进行动态化管理,确保供暖稳定性。”朱伟峰告诉记者。

从“一个点”到“一张网”

打造“人工智能+民生”新范本

作为首个“黑灯换热站”升级改造试点,恒大悦庭换热站已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为后续模式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换热站不再需要人工值守,当供热系统学会“自我思考”——济南的冬天,正被科技重新定义。

“当前的‘黑灯换热站’已经实现了极高程度的自动化,但我们的目标是让它真正‘会思考’。”董如彬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整合历年海量运维数据、实时秒级工况数据以及中远期气象预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深度挖掘‘气象变化-用户行为习惯-设备运行性能’三者间的动态关联规律,推动AI从“辅助决策”向“主导决策”的跨越,让供热调控更精准、更具预见性。

而要实现真正“会思考”的换热站,系统能否自主处置故障是关键一环。“后期,我们规划持续开发人工智能赋能,将故障排除纳入自主化运行中,让系统通过AI诊断算法定位问题,自动调用预设预案,实现秒级自主修复。”朱伟峰表示,“黑灯换热站”还将搭配自动巡检机器人,进一步打通人、系统、现场之间的交互,让无人化运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再上一个台阶。

从“人防”到“技防”,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保障供热”到“智慧供热”,温暖不再只依赖于燃煤与人力,更源于数据、算法与科技赋予的智慧。锚定“十五五”的民生坐标、发展航向,济南热力集团将持续深化技术与模式创新,计划以首个“黑灯换热站”为范本,逐步向辖区内所有换热站辐射延伸,推动智能化改造升级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覆盖”,最终织就智能供热“一张网”,让“智慧暖流”精准触达更多泉城市民,为能源供热事业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树立起民生与科技共生共荣的新标杆。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薛筱蕙)
关键词:济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