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岛城阳的居民,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看病的便捷,大医院专家亲自来到家门口,孩子的病得到及时的治疗,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奔波,医生为我们安排了一切”,近日,20岁张同学的家人表示。张同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发现了病情,之后又快速进行了各项检查,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双向转诊系统,确保了及时的治疗。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分级诊疗、上下联动……近来,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统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城阳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3家村集体卫生室,形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因地制宜
紧密型医共体模式百花齐放
青岛城阳区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基层负责“早发现、早上报”,三级医院负责“强支持、快响应”,打破信息壁垒与流程阻隔。
10月8日上午60岁的黄先生(化名)因乏力10余天就诊,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经检查发现血红蛋白60g/L,血糖20.6mmol/L,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任迅速通过三高共管微信群与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取得联系,根据病情需要转诊住院,在内分泌科的对症治疗下,黄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0月20日上午,在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岁的张同学(化名)突发颈部疼痛,查体时发现心动过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初步判断为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健康专员第一时间协助患者预约,与预约接诊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取得联系,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



目前,城阳区人民医院转诊绿色通道,对来自城阳区第三人民医院、城阳、流亭、夏庄、惜福镇四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3家村集体卫生室的转诊患者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区”。
“社区通过微信群,如三高共管、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群,医共体首席专家、健康专员、结对医师等方式让病人得到及时就诊,形成‘区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三级服务网络。真正做到治得好小病、管得住慢病、看得出大病、转得了重病,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有序的医疗服务。”城阳区人民医院派驻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介绍。
理念落地
领导巡诊、专家专员驻点,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跨越最后一公里
资源下沉,基层医疗能力持续提升,关键在于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落地生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让患者在“家门口”诊疗、康复,“面对面”会诊,规范用药治疗,让患者摆脱病痛折磨。
对此,城阳区人民医院通过院领导巡诊、首席专家和健康专员定点帮扶,结对医师等形式,将三级医院的诊疗规范与技术标准延伸至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