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融入现代日常生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承。李志英和团队深度挖掘年画元素,开发出冰箱贴、钥匙扣、十二生肖帽子以及掐丝珐琅、非遗团扇等一系列年画主题文创产品,让非遗技艺变身实用时尚的单品,走进人们生活,目前在景区和线上都卖得不错。


不止年画,“威海印象·时尚盘扣艺术工坊”项目,让盘扣工艺在传承创新中衍生出盘扣书签、胸针、发簪、吊坠等“新模样”,成为威海旅游伴手礼的新亮点。市服饰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响介绍,他们将开展动漫IP盘扣、中式服饰配件、盘扣手作体验等近20场活动,孵化1支“社区盘扣达人”团队,培育一个以“威海盘扣”为核心的城市文创IP,培育集传统技艺、时尚设计、城市符号于一体的非遗文化品牌。

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递,还能与产业挂钩。“庠序新声,红韵长存”乡土文化传承活动项目之非遗麦秆画体验活动中,村民们沉浸式感受“指尖”上的金色浪漫。项目负责人李智超介绍,他们将在活动中挖掘“巧手”,组织开展匠人工坊活动,带领村民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熟练掌握文创作品的制作方法,培养一支匠人工坊队伍,让村民学习新技能,在家门口就能灵活就业,形成一条文创产品加工生产产业链。当非遗与文创、与产业链融合,这样的传承,便有了最扎实的根基和最持久的力量。